“二哥这回,对三哥他们还真是大手笔啊。”杨若晴忍不住感慨道。
“把自己家盖新屋子的钱,都拿出来帮他们开铺子。”
“若是他们踏踏实实打理铺子,那倒没啥,就怕他们死心不改,到时候坑了你们二十两银子,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杨若晴又道。
刘氏带着四个孩子过日子,吃喝拉撒折算在内,一个月的花销是五百文钱。
一年的花销是六两银子,再算上扯四季的衣裳和走亲访友生病吃药,一年花将近十两银子。
刘氏的这个消费标准,在长坪村是最上等的花销了。
在众人眼中这是极大的铺张浪费。
而对于其他普通的五口之家,一年的花销,撑死了也就三两银子不到。
杨永进这一出手就借出去二十两,是普通庄户人家六七年的花销啊,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有道是亲兄弟明算账,打借条了没?”杨若晴有问。
曹八妹道:“借条是打了,可是没说啥时候还啊,也没有利息。”
“我心里有点不自在,就跟永进那嘀咕了几句。”
“他还有点不乐意了,说永智跟他是亲兄弟,亲兄弟要啥利息?”
“倒让我这个二嫂落了个抠门的骂名,我要是再多问,说不定还觉得我是故意挑拨他们兄弟关系呢!”
听完曹八妹这番话,杨若晴也是表示赞同的点点头。
“我二哥的性子啊,跟我爹,还有五叔如出一辙。”杨若晴道。
“他们为了自己的兄弟,家财散尽都可能的,你看当初我爹和五叔使劲儿的种庄稼供大伯念书,让四叔游手好闲就晓得了。”
“所以啊,你跟我二哥那,暂时还是先别说了。”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