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星村抱来的四只狗崽,都长成了半大的狗子。
第一波桃子成熟它们没赶上当卫兵。
果然如同王大军预测的那样,到了桃子将要成熟的时候,就有外村的村民,背着筐子,拿着竿子准备来收获。
田庄的工人们自然不会同意,发现动向以后立马呼拉拉地围上来一圈手拿棍棒的壮汉。
司娓娓先礼后兵,告诉这些人,这个田庄都被她们卫星村买下了。
这些果树所在的田地都写在官契上,自然也属于田庄。
以前田庄无人,果子被摘了也就摘了,他们也不会去计较,但是以后就是有主的了。
不过这些外村人都算是邻村来的客人,一人送两个桃子解馋,略表田庄上人的心意。
外村人来的时候虽然也抱团,但也就是三五个人,光人数也比不过田庄。
看着田庄的人给个台阶,他们也就顺着下了,接了桃子,再说两句客气话,也就讪讪而回了。
来过一两拨以后,这些人回去把话一传,之前来摘过果子的外村人也就不来了。
毕竟,李子沟田庄的位置离最近的村子也有几十里的山路,大老远地跑来,摘不到果子,最多也就能得两个解解馋,吃进去的果子还不如一路上吃的那些干粮值钱呢!
一干衣衫上打着补丁的庄汉挑着空筐,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家村子。
他们这个村地势高,因此得名高坡村,发大水的时候,他们村子倒是受灾不重。
但架不住整个临河县都乱成了一锅粥,高坡村的人也只好收拾金银细软,各处去逃荒。
这个空筐而回的队伍里,有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黑皮长脸,看着丑不拉叽,不说话的时候就像是在生气一样。
他走到村头第二家,跟旁人打了声招呼,就进了院。
他这一进院,脸不由得拉得更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