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送铁渣的大车队浩浩荡荡,从上河村出发,直奔开阳县卫星村的石渣场。
路上肯定少不了要经过几处村镇,那各村的村民,瞧见了这敞着口的大车,都是撇嘴皱眉,远远地就要躲开,仿佛他们车上,拉着的不是铁渣,而是大粪一样……
不,也不对,如今各村的日子都不好过,甭管路过运货的大车里装的是什么,那总想沾点便宜的就眼巴巴地盯着看,万一车子打晃了,颠簸出点什么来,他们不是能捡漏么?
就算是大粪,穷疯了的家伙们也敢弄回自己家地头去。
但铁渣子,那可正是人见人嫌啊。
这条道上的村民们,都知道应祥县里那个两村打架的故事,不就为了铁渣子不该往我村倒可你们偏要倒吗?
这些路人们,谁也没想到会有个人傻钱多的冤大头,花银子买,再花银子装和运……
所以说没人眼馋,这运货的人就省心。
路上加快点速度,赶到那卫星村的石渣场,卸了铁渣子,他们就能早点在石渣场边上搭的窝棚里打碗热汤,配着干粮吃个饱肚,再赶着车连夜回应祥县城。
眼瞅到了石渣场,就有两个半大小子等在路口给他们引道儿。
石渣场的布局简单,就是一块空的荒地,平地上堆铁渣,周边用石头修了个圈,不让铁渣漏到外头去,东头修了排房子,西头也在盖房子,看那个阵仗,那盘场还铺得挺大。
反正他们这些运货的人是搞不明白,这么些有毒又没用的渣渣,咋地就能用来铺路了?
而且明明都是铁渣,为啥要叫成石渣场?
装车麻烦,卸车就容易得多了,把骡马解了套,把车往渣场上一推,一倒就了事。
半大少年就站在边上看着,装成小大人的模样,“师傅们辛苦了,到那边棚子里喝碗热汤吧。”
离渣场不远的地方就搭了个窝棚,窝棚里头有大灶,大灶上架着大铁锅。
铁锅里时常煮着热汤,有时是鱼汤,有时是米汤,虽不浓稠吧,可一喝就知道里头放得是鲜鱼新米,味儿香得很。
他们十个人,往往把一大锅汤都喝得一滴不剩,怪抹不开老脸的。
不过喝着喝着,也就习惯了。
打上一大碗,把自带的干粮掰成小块,泡在里头,别提多香了。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