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网游三国之孤儿巅峰> 人物生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人物生平(2 / 3)

假如恩主子弟正好在自己郡内,则是极为简单的事情。即使恩主的子弟不在自己郡内,也可以辗转请托,以达到报恩的目的。当时的社会风气,热忱于效忠个人,而不是朝廷。因此,有地位的家族,其地位越来越高,声势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

这样,仕途由原来被功臣勋亲把持,转化成了被一个个大家族所把持,从而形成了世家门第。门第是东汉后期政治权势重心所在,当时大大小小的门第,相互之间互通声气,形成了一股股巨大的力量,也是东汉末期割据势力形成的重要原因。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的门阀政治现象。

而具体到袁绍一家,便形成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现象。因为只要不是太傻,袁氏家族做官的机会远比其他人多得多。另外一个家族便是弘农杨氏,也是和汝南袁氏类似的情况,被曹操杀掉的杨修就是出身弘农杨氏。曹操借杀杨修,从而敲打世家大族,自有其深意在里面。

所以当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才推袁绍为盟主。因为“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这些门生、故吏为了报答“恩主”,相当部分会响应袁绍的号召。这也是曹操对世家大族,既联合又打击的根源所在。

尽管这袁术和袁绍坐拥这么强大的背景资源,却也因为兄弟不和,反目成仇,一个称伪帝而亡,一个一统河北,成为最强的诸侯,猝!

袁术本是汝南汝阳人,四世三公的名门之后,是袁绍的表弟,以豪爽重义气的性格闻名。袁术年纪轻轻就因为家室的关系在汉朝做将军,可以说是年少有为了。之后董卓进京,又任命袁术为后将军,可见当时董卓是有多么看重袁术的实力了,但袁术察觉出天下动荡的局势,带着自己的手下逃离了长安,奔逃到当时东汉人口最多的南阳郡,等待着时局的转变。

南阳是当时光武帝刘秀起兵的地方,历代东汉时期的皇帝都非常重视南阳的建设,单是南阳的郡城就长达36公里,更加难以想象的是,当时南阳的人口居然有240万之多。在当时拥有如此强大的人口跟领地的人只有袁术一人,在当时人口就代表着生产力跟战斗力,坐拥如初富庶的地域的袁术怎么会没有些想法呢?袁术领地最大的时候:汝南郡、颍川郡、河南郡、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广陵郡、沛郡,横跨了扬州、豫州、徐州整整三州十一个郡县,可谓是当时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

袁术治下的总计有800万人口之多,反观周边北方有曹操、袁绍堪舆自己相争,但实力方面远不如自己。西面则是犹若寡断的刘表,被袁术派兵攻打到襄阳城下死守不出。南方是东汉朝廷认定的豫章太守华歆,更是没有什么野心和能力,面对如此环境下的袁术逾越称帝也是必然的态势。

公元197年袁术得到了部下孙策献上的玉玺在寿春称帝,虽然实现了自己的皇帝梦,但此举无疑也为他引来了许多祸端。虽然当时的东汉已经分崩离析,地方豪强数不胜数,但大家都没有在明面上与东汉撕破面皮,都还是以汉臣相称。袁术此举无疑在这片平静的水面中激起了一片波浪,各路诸侯借讨伐逆贼的名义开始联合集结针对袁术作战,部下孙坚也趁机夺取江东与袁术隔江而治,此时的袁术因为称帝之事将自己孤立,没有盟友的他只能眼看着各路诸侯强取豪夺却毫无办法。

袁术错在太过心急,为人又高傲无比,在自身实力强硬的情况下选择了与天下人作对,白白浪费了最好的机会。袁术败在心机,在如此敏感的时间,做了最错误的选择。如果他能徐徐图之,慢慢肃清各路势力,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可这性格,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哪怕他再谦逊,可这四世三公,无限风光的背景在身上挂着,如何能不飘?

或许命运使然~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能人异士,但成大事,名垂千古者却是屈指可数~

龙且是项羽的五大将之一,为何他一死,项羽就知道自己要完了?

都是“纸上谈兵”,为何韩信一路开挂,赵括马谡却活成了悲剧?

野狐岭之战: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为何能完胜40万大军的金国

实力悬殊!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