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在钢琴上创作的话,就不是那容易的事情。
好在秦放歌自己并不着急,脑海里构思着新曲,手中很随意地弹着钢琴。他对自己作品的要求可不低,首先旋律必须要优美动人,再有就是必须以情感人。
这晚上,他就在琴房折腾了四个小时,最后把钢琴声部给弄了出来,但和他之前定下的基调并不完全相符,秦放歌也不太高要求自己,先这样着吧!
他最后再完整地弹了一遍,从形式上看,是简单的叙事曲格式,跟着套路走就行。
这首曲子是打算送给黄静的,叙事的主角当然也就是她了。
引子部分第一句欢快上行,随后低缓下沉,引入主题。
然后呈示部就开始讲故事了,从小聪明伶俐,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女孩,无忧无虑,快乐成长,旋律也是幸福欢乐的。
展开部的时候,小女孩接触到二胡,开始好奇,再练习,勤奋努力,得夸奖,有成就,有喜悦,上台演出,有紧张,有兴奋,获奖了,高兴到落泪。
再现部就是小女孩在挫折和成就中渐渐成长,喜欢,热爱,收获,荣誉,汗水,眼泪。
尾声部分很浪漫唯美,像是一首祭奠青春成长经历的歌曲。
钢琴部分算是比较简单的,因为不用那么多的声部一个就行,但要负责整首歌的和弦,整体感情色彩还是比较浪漫诗意的。
二胡声部的话,秦放歌就准备安排讲诉比较悲惨凄凉的故事,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也就相当地浓重哀伤了,一如秦放歌现在用二胡拉出来声音听到耳朵里的感觉,惨绝人寰。
无止的哭闹,恣意的破坏,与生的自私,天真的残忍,枯燥的练习,难听的声音,窗外的诱惑,父母的期许,老师的责骂,绝望的念头,离家的想法,黯淡的前途,自由的渴望,莫名的叛逆……
感觉秦放歌就是把人从小到大所有负面的,阴暗的,悲伤的情绪,都交给二胡部分来完成,反正怎么惨怎么来。
单独写二胡独奏曲的话,秦放歌觉得他还需要再等等。但合奏曲的话,有他最最熟悉的钢琴声部带着,二胡部分即便写得再怎么烂,感觉也会好上不少吧!
总之,秦放歌在这首合奏曲里,想要表达的就是,少女黄静成长的烦恼!
无关爱情,只是感动,感激,感怀,感慨。
也像是在回忆他自己的艺术之旅。
而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有这类似成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