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刘庆吃过程云煮的粥吗,便背上书包上学堂去了。今天早上的第一堂就有诗词课。恰好就是马达那个班的。
刘庆的课是这样安排的,只要是有诗词课,不论是那个班级的,他都要去上。止呕要不重复就可以了。
在江宁画学馆的课程安排中,诗词课只有一年的时间。而诗词老师一共有六人,分别教授不同风格的诗词,而这不同风格的诗词老师对应不同的画科,目的就是画人物的就能做人物的诗词,画山水的就能作山水的诗词,画动物的就能做动物的诗词。
刘庆不知道,马达善于画猪,那他的诗词要怎么作呢?
想到这儿,刘庆就笑笑,觉得好玩儿。
这样的课程安排,对于刘庆来说,赶在某一天里,要听的课还是很多的。他是不分科目对应来学诗词的,这样就能看出来,国家是着重培养他的。
当然了,画学馆的管理人员和老师也都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都对刘庆恭恭敬敬的。更有甚者还要主动溜须刘庆,一遍今后能得到刘庆的好处。
这些人都知道,将来刘庆一旦进入到了皇家画院,那就等于是位于庙堂之高了。
刘庆当然也想交一些朋友,以便今后有用。所以,他也就经常和画学馆的里人去小酒铺吃酒,都是别人算账,有时候他要算,还惹得人家不高兴。
“刘大官人,你是不是不把我当朋友?”
“怎么会呢!”
“既然把我当朋友,就把你的钱收起来,不然我跟你急。”
看到一腔义正言辞,刘庆只好乖乖儿的把掏出的钱放回钱袋子里。
刘庆腰上挂着一个休了一只麒麟的钱袋子,谁看谁说好。这是程云特意给刘庆缝的,出门之前,程云总是在里面装上五十文钱和二两碎银子,就足够刘庆在外面做零花钱了。
比如,在大酒楼四人饱饱儿的吃上一顿丰盛的酒菜,也最多也就二两银子。实际上,一两银子就可以吃的不错了。
所以,程云给刘庆每天带着的钱自然是足够用了。
但是,刘庆每次回来这些钱还是一文不少的装在钱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