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年过的艰难,放在各行各业的人身上,感受却是不尽相同。
对于回到军营的夏老三来说,体验的,却与旁人不大一样。
因为新式陆军的给养一直都要优于旧式部队,装备好坏虽与温饱无关,但服装保证冬暖夏凉,吃食条件也要丰盛许多。
究其原因,一是朝廷本就侧重,军费划拨的要更及时,二是汉口本就是通商口岸,还坐拥全国前三的租界区,而租界区无论金融、货运、传统行货生意,都给地方财政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额外收益。
但是优厚的条件自然也带来了份外的困扰。
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占了租界的光,也就要干很多不情愿的事。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夏老三却不得不穿戴齐备,揣着冰冷的手枪,带着百十号兄弟,站在湍流的长江江滩边上,在寒风中被吹得瑟瑟发抖。
在他的身后,是英租界通往华界的重要通道之一:歆生路。
而他的面前,则是上万名怒目而视的民众。
夏老三缩了缩脖子,看着眼前那些群情激昂的民众,他们的手中举着各色横幅,时不时还在齐声呐喊着口号,诸如:“严惩凶手!”“仗势欺人!”“还我国土”之类的。
夏老三看不懂那些横幅上写的什么,他只晓得他是受命过来维持治安的。
毕竟“租界是经由朝廷恩准建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长期租赁区域!”
严格意义上,这片土地,暂时,也就是一百年吧!
是属于外国的领土。
擅闯,是会造成外交纷争的,严重时,恐怕会让大清再次蒙受八国侵华的惨剧。
这些,夏老三不大懂,转告他的马云卿也是一脸的无奈和愤慨,但这军令是黎元洪亲自下达的,马云卿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