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才子,你不是向来过目不忘的么,那时候先生还夸你博闻强识,才华横溢,是人中翘楚呢,怎么短短几年退化成这般模样了。”宋茂林笑嘻嘻地打趣,语气里却流露出几分嘲讽。
“才子这名号不敢当,更不敢妄为人中翘楚。”陈少轩语气极淡,又拱手一礼,“不好意思,我还有要事,先行告辞了。”说完就自顾自地转身走了。
“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哎,这脾气,还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宋茂林撅着嘴,十分郁闷地叹道。
“他是谁啊?”之前的几个儒生相继凑了上来,有人开口问道。
“他啊,可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陈大才子——陈少轩。”宋茂林悻悻然回答道。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周围几人剧烈的反响。
“陈少轩?!啊?他就是陈少轩!”
“怎么你也听说过?”
“这当然了!这人的事当年闹得满城风雨,就算是现在,偶尔还会有人当笑柄传呢,哈哈!”
“什么事?”其中一个年纪看起来最小的儒生好奇地问道。
“你刚来京城,难怪不晓得,陈少轩可是当代大儒傅先生的高徒。听说他年幼时便是远近出名的神童,四书五经过目成诵,他头次考科举就得了个探花。”
“这么厉害啊!”那小儒生一脸的崇拜。
“厉害?哈哈哈,他陈家原也是簪缨世家,后来门庭败落,如今最高官不过从七品,他爹是四房的庶子,屡试不中便去学了医,倒是陈少轩魁星高照,年仅十四便中了探花,当时可谓前途无量。只可惜他是个完全不谙世事的蠢货!刚入翰林院,文渊阁的板凳还没坐热,就胆大包天的弹劾严相纵容家丁仗势欺人。”
“啊?他好大胆子!我记得前些年武选司的杨郎中不就因弹劾严相被杀了么,这年头弹劾严相不就等于不要命了么!”
“杨郎中,可是那杨继盛?”
“可不是么?听说不光他死了,连他妻子都没逃过斩刑。”
“哎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