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将军治军严整,据地而守,理应能坚持数月。”
……
豫州,汝南。
“来者止步。”阳安都尉府门前,执戟卫士拦住骑马而来的青年文吏。
那文吏玄袍高冠,腰佩长剑,蓄着山羊短须也无损仪表堂堂,“郎陵长赵俨求见李都尉。”
卫士入内通报后,阳安都尉李通出门相迎,“今日有何要事,竟使伯然亲自登门?”
“俨为户调之事而来。”两人彼此行礼,赵俨跟着李通走入堂中。
李通这才想起自己下令急征户调的事,“此事我亦迫于无奈。”
所谓“户调”即为按户征收的赋税。
当年董卓乱政,发行粗制滥造的“无文小钱”,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一斛谷的价格涨到了五十万钱。自此之后,人们不愿意再使用五铢钱,交易方式倒退回了最原始的以物换物。
但也不是什么物品都能用来交换,粮谷与绢帛这两样衣食必需品就代替五铢钱变成硬通货。
绢帛又比粮食便携,户调所征收的就是绵绢。
“君知袁绍招诱各郡,诸郡并叛,忠心怀附之地寥寥无几。此时再征收绵绢,恐怕引发民怨,称小人心意。”赵俨与李通本就因彼此性格正直而相交,此时直言不讳。
“如今内外忧患之时,不得不慎。”
李通听他说完叹息一声,“此亦非我本愿。”
“袁绍与曹公相持于官渡,左右郡县又纷纷背叛。”
“若不调送绵绢,外人必以为我观望形势,以期见风使舵,有所企图。”
这是他不足为外人道的苦衷。
几日前袁绍派使者任命他为征南将军,李通直接杀了使者,把征南将军的印绶快马送到了曹操手上,以示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