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望见荀忻进门,手拿酒樽笑道,“元衡且来入座。”他回头对着来客介绍,“此为高阳亭侯、骑都尉荀元衡。”又向荀忻介绍来人,“此位乃侍中、零陵太守韩德高,入许为荆州之使。”
荀忻对着曹操那一席长揖,“早闻荆襄多贤俊,今日幸得一会。”
众人客套一番,话题说到荆州的风土人情上,使者韩嵩夸起了刘表,“荆襄原本盗贼群起,吏民震恐。而刘将军至荆州后,肃清州郡,治寇有方,终于州境清平。”
“关西、兖州、豫州学士不远万里跋涉来投,刘将军一一赈济安置。”
“而后广立学校,博兴儒术,召集硕儒撰立《五经》章句,立德爱民。”
“中原纷乱,而荆州遗世独立,实乃世外之桃源也。”
曹操听到这话,琢磨一会儿,“世外桃源”这个说法有点耳熟,他转头望向荀忻,若没有记错……
韩嵩似乎也想起什么,解释道,“‘世外桃源’之语出自一篇杂记,传诵于太学诸生之间,嵩喜其文意而记之。”他想了一会儿,“作者不知其人,据传乃昔日太学荀生。”
只听上首的曹操重重放下酒樽,在众人错愕之时,他指着荀元衡对韩嵩道,“太学荀生岂不在此?”歌声、鼓声也没掩盖过他的笑声。
刚接过侍女倒来的清水,水还没咽下去就来这么一出,荀忻呛得低头咳嗽,颈侧与面颊处染上绯红,差点没当场去世。
侍立一旁仆从、侍女忙上前询问,为他递上擦脸的巾帕。
荀忻缓过一口气,便听韩嵩惊喜而问,“荀君即太学荀生?”
若非有曹操这个知情人在场,荀忻当即要矢口否认,天底下姓荀的那么多,太学里的“荀生”也不少……
恨只恨老曹在场,荀忻整理好咳嗽时弄乱的衣冠,揖道,“忻曾求学雒阳。”
“当年雒阳初遇之时,便记得元衡修锲作文,捷才之名。”曹操若无其事地将浸湿到酒樽中的胡须捞起,叹道,“多年不见元衡作文,竟忘此事。”
终于听明白的戏志才也笑,“如此缘分,当浮一大白。”他转而取笑荀忻,“元衡呼我为兄,兄竟被蒙于鼓中?”
荀忻跟韩嵩笑谈两句,应戏志才,“年少无知之举,怕为志才兄所笑。”
他赶紧转移话题,“侍中言刘牧广立学校,撰立《五经》章句……”说到《五经》时荀忻望向上首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