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之言然也。”似乎是很赞同,荀攸少有地主动发言,“公孙瓒久之必败,若不趁此时机袭袁绍,待其平定幽州……”荀攸揖道,“其势大矣。”
荀忻点点头,老曹领兵在外,袁绍想趁许都空虚来偷袭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有消息传来,老曹旋即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没道理只准袁绍偷袭许都,不许曹操偷袭邺城。
“一入河内,袁绍耳目必惊动。”曹仁远远看着墙上舆图,“明公不如先击眭固,绍若不能救,邺城在我囊中矣。”
曹子孝的意见很实际,反正心动,先试试看,不烫喉咙就吞掉,正主来了也能跑。
只是这么一来,如果偷袭不成功,曾经互为倚靠的袁曹就将撕破最后一层脸面,彻底感情破裂。
袁曹之战如果更早开启……
荀忻望向曹操,只见老曹踱步思忖片刻,很快下令道,“机不可失,当速整军拔营。”
众将齐声应诺。
荀忻心道是自己庸人自扰了,袁曹注定要决一死战,历史上曹操的处境比此时更差,也没阻碍他梗着脖子和老袁作对。
“子孝?有事直言。”众人散去后,曹操抬眼一看,曹仁还坐在原位未动。
“明公将青徐一带全然托付泰山……”曹仁顺口想说“泰山贼”,出口又觉得不妥,改口道,“托付臧霸,若其众叛,当如何?”
“刘备、吕布掌徐州,虽忌惮臧霸,仍着意拉拢,何也?”对着曹仁,曹操直言道,“臧宣高踞此地多年,已成其势,岿然不可动也。”
“然臧霸孤军一支,若无同盟势必不能久。”
“孤赠地封爵,待其之厚,天下无人能胜于孤。”曹操悠悠叹道,“既降复叛,既失名又失利,臧霸必不为也。”
说实话,他重用臧霸的最主要原因——无非是想利用其众牵制住青州的袁谭,有臧霸时时寇扰青州,袁谭也就无力来觊觎徐州。
听着曹操分析用臧霸的原因,曹仁终于放下疑虑,长揖叹服,“明公所虑深远。”
留臧霸与陈登一南一北,曹操另置一名徐州刺史车胄,做好一系列安排,才放心地带着他捡到的名士与降将回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