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位于承光殿偏殿的尚书台,刘协神色诚恳,按着腰间的黄金错刀微微倾身,如同从史册中走出的虚怀若谷纳谏的明君,“朕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令尚书起诏,迁黄门侍郎荀卿为秘书监。”
身边的小黄门领命,趋步向外退去,前往尚书台传令。
刘协低头看着案前的简牍,“班固《汉书》文辞繁难,不易泛读,卿可依《左氏传》体作《汉纪》。”
班固所作的《汉书》是纪传体,而《左传》是编年体,纪传体的史书分人作传,有时一件史实要从几个人的传中拼接得出,而编年体的史书按时间线编排,显然更容易读懂。
时人以编史为荣誉,荀悦起身稽首谢恩,而后与孔融相携告退。
刘协独自留在殿中,他起身往殿外走,身后跟着一群小步疾走的小黄门,宫禁中遍植兰草嘉树,远处天空湛蓝空旷,宫阙森然。
即使身边没有外人,他脸上还保持着肃然的神情。自幼时起他就戴上了这张面具,从此后似乎再难摘下。
董承办事不利,难与曹操相抗,或许该另择他人?
“政由曹氏,祭则寡人[1]?”刘协喃喃道,“妄想。”
……
许都郊外,四月中旬小麦即将成熟,屯田一年,原本的荒地变成良田,旷野上青麦一望无际,陇亩之间分界线平直如尺量,青翠晃眼。
各处通渠修路,开挖陂塘,种稻种麦,收获几季后渐渐仓禀丰足。
被数十骑护送的荀忻坐在牛车当中,掀着车帘眺望麦田,月前他奉令动身返回许都。得知曹洪将他脑袋撞伤的事禀报了老曹,荀忻乐得享受伤患待遇,慢悠悠赶路。
原本快马三两日即到的路程,因为牛车行速慢,多耽搁了几天。
一行人低调入城,低调地回到所居的广和里,邻居都是同僚,大多在宫中、府中当值,一时没人发现他回来。
司空府中,曹操在接待一名徐州来使。
“早闻元龙智名,不知足下有何教我?”曹操放下陈登所带来的谢恩文书,望向眼前的徐州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