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郭奉孝凭借一己之力,就达到了这种效果。
喝了十几杯酒的荀忻觉得有点上头,望着菜碟想念着花生米,为了躲酒他拿起筷子夹了一片米糕,入口微甜,糯米粉没有研磨细腻,不及当初在颍川兄长家中尝到的滋味。
“曹公欲迎天子都许?”郭嘉语气随意地提起。
荀忻点头,“奉孝敏锐。”他并不意外郭嘉入许县后猜到曹营计划,以郭奉孝的智计,猜不到才是怪事。
郭嘉晃了晃杯中浊酒,“借元衡之语,曹公非池中物也。”
“奉天子,欲效晋文公耶?”他轻声笑了笑,饮尽杯中酒,带着酒气凑到荀元衡近前,低声道,“此文若之计?”
“奉孝必然治《易》。”荀元衡侧开脸,“能掐会算,郭半仙。”
郭嘉退回去,琢磨着“郭半仙”的诨号,“元衡却常出我意料,非嘉之能算也。”
“倘若事事不出意料,倒索然无味。”郭嘉自言自语,再次为二人添杯,按头让荀元衡喝,“当为此浮一大白。”
“有酒无曲,岂能尽兴?”郭嘉放下耳杯,唤过酒贩,“为我唤倡优四五人,来此助兴。”
他解下腰间锦囊,取出两枚金饼掷在食案上,咚然有声,引得旁人注目。
郭嘉见此倾身去摘荀元衡佩在腰间的印绶,铜印被重重放在案上,“此君为明公麾下长吏。”
原本动贪欲的恶少年们看见印绶,止了心思,转过头去不再围观。
酒肆主人取过金饼,连声称诺,嘱咐家人看好酒肆,自己出门去找倡优乐者。
几刻钟后,伏在案上昏昏欲睡的荀忻被鼓瑟吹笙的乐声惊醒,他茫茫然抬头一看,席间不知何时坐了六名乐者,弹琴鼓瑟,吹埙弄笛。
而他的朋友郭奉孝,用指节扣着食案,闭目喝酒,显然陶醉其中。
荀忻:“?”
他疑惑到酒意都消了几分,望着暗沉下来的天色,不得不提醒,“奉孝,即将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