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谌展开信纸,看完沉默着将信递给荀衍。
“文若孤身在兖州,蒿儿前去为伴,有何不可?”荀衍轻声道。
他将信纸凑到橘黄灯火上,火苗迅速在纸上蔓延,白纸化为黑灰,随着荀衍松手,灰烬飘落在地。
荀谌有些惊讶地望向兄长,没想到向来严苛肃然的荀休若会这么说。
是他忘了,兄长对于文若,向来温柔宽容,偏爱得多。
荀谌望着跪在下首的荀勉,“元衡虽将田庄交与我,我不欲过多插手。汝乃元衡腹心之人,望汝不负所托。”
在荀忻的坚持下换下短衣,穿上庶人袍服的年轻人向二人叩首,“奴必尽心竭力,不负郎君之望。”
邺城州牧府,鄄城中的冀州暗探将消息递到冀州牧手中。
“荀元衡为曹军所掳?”袁绍挑眉。
“据闻其兄荀文若亲自相释。”间人禀道。
袁绍的幼子袁尚陪坐在侧,少年人继承了父母的美貌,唇红齿白,姿容俊秀。
袁尚道,“荀元衡名为游历河北,却现身于兖州,令人生疑。”
袁绍闻言微笑,问道,“儿有何见解?”
“荀元衡必然有意投曹。”袁尚肯定道。
“然也。”袁绍满意地颔首。
“大人似早有预料?”
袁绍望着容貌肖己的幼子,为他解释道,“荀元衡赤子之心,若闻其兄陷于危难,必然前往相助。”
“大人喜爱荀元衡,为何纵其离去?”
“我河北英才,何其济济也。”袁绍淡然道,“若困荀元衡,失士庶之心,失其兄休若、友若之意,岂非得不偿失?”
“为主之道,在于斟酌利弊,权衡得失,儿当谨记。”袁绍顺着这个话题开始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