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荀忻让赵扶把酒和方法都献给袁绍,告诉袁绍这个法子虽然能用浊酒蒸馏出酒精纯度更高的烈酒,但是很浪费粮食。
本来在这个经常发生饥荒的时代,庶人食不果腹,用谷物酿酒就有糟蹋粮食的嫌疑,再蒸馏浊酒,四五壶才能蒸馏出一壶。
他建议袁绍把这个“蒸酒法”送给袁术,让这位饮食奢靡的败家子可劲造。
不偷不抢就能浪费他袁公路的军粮。
荀忻口述,赵扶笔录,荀忻无意在袁营中出风头,这份礼是用赵扶的名义送过去的。
另一位仆从接着道,“袁公赐金五十,赐缣百匹。”
“前献仲升纸,后献甘醴佳酿,如今河北之地,何人不知赵君之名?”
赵扶闻言捋了把下颌短须,“休得妄言,此皆主公之德。”
“赵君何必自薄?”这位仆人是赵扶买来的,自认为自己作为荀氏宾客的仆人,处处低人一等,此时撺掇主人道,“如君佳人,宁为人奴婢?”
“我已为荀氏宾客,尔等唆我背主耶?”赵扶不悦,拂袖而去。
然而话已经听进了耳,犹疑的种子在心中悄悄着地,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芽生长。
以他赵仲升现在的声名资产,的确不需要再为人宾客,仰人鼻息。
明明在河北立足已稳,何必要再去趟那战乱凋敝的兖州的浑水。难道他安定不久,又要去过从前那种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日子?
主公若投曹操,他身为宾客如何在袁营自处?
赵扶按下心中纷繁思绪,拿着线路图去办荀忻交代给他的事。
过了两日,荀忻到了田庄中,赵扶迎上前,“主公,我已遣人探路,此时还未有消息。”
穿着丧服的世家郎君摆摆手,“我今日所来不是为此。”
“仲升,我欲与兄长一同前往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