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伏案处理公文,悬腕执简而书;或摆弄算筹,喃喃计算钱粮;或走进走出,交接县中事务……
堂中上首案后端坐之人,头戴缣巾,青色袍服的交领处皂缘领袖,容光如玉,垂眸悬腕间风姿卓然,朗如月明。
他接过文吏奉上的公文,笔下批复,口中吩咐。几句话说完,手中笔已经放下,他在公文上加盖官印,递还给文吏。
郡吏望着荀文若,目光崇敬,他恭敬地接过简牍,长揖躬身而退,匆匆领命前去。
“司马。”一位士卒快步走入堂中跪禀道,“探马来报,黑山贼距城不足百里!”
众文吏闻言惊骇,顾不得手上的公文,有人慌道,“东郡率军驻扎顿丘,如今城内空虚,司马,这当如何是好?”
荀彧起身向外走,“诸君岂忘夏侯司马?”
众人反应过来,虽然曹东郡不在城中,但他留了一位心腹将领夏侯惇在东武阳,统领二千兵马,堪能守卫。
只见走到门口的荀司马转身,向他们长揖道,“郡中事务,彧托付与诸君。”
众人忙站起身回礼,称诺,“司马专心兵事,杂务有我等处理。”
“夏侯司马在城门相候。”来通禀的那名士卒跟在荀司马身后,两人出郡署,骑马向城门奔去。
夏侯惇站在城门楼阙之上,身着铁铠,头戴武冠,见一人快步登楼,忙去相迎,“荀君。”
荀文若登上城楼,当即道,“君心中必有守城之略,此战凭君调度。”
“谢荀君信重!”夏侯惇向他作揖,“君与我皆知,将军一时难以回援,城外之兵有惇阻挡,城中之民劳君安抚。”
这一文一武的同僚战友相对行礼,一切尽在不言中。
“城中尚有三月之粮。”两人并肩而立,眺望此刻风平浪静的原野,春风吹面不寒,蔚蓝天地间的新绿之色荡漾起微波,吹拂起荀彧苍青的袍角和夏侯惇下颌的红缨。
夏侯惇道,“二千余老卒,能攻能守。”
“今晚袭营?”荀彧闻弦歌而知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