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若行动隐秘,应该无人能知。”妻子说着大义凛然的话,其实没说出来的理由夫妻两人都心知肚明。
一边是利,一边是死,纵然逐利有那么一点风险,又怎能不冒险一试呢?
李君从妻子手中接过细竹管,点了点头。
————————————————
第二日长安狱中,李君找到记录囚徒信息的名册,果然找到新录入不久的那个姓名。
一位狱卒走进门,拱手对着跪坐案后的上官拜倒,“李君寻小人何事?”
李君将手上的竹简递给他,“汝家中来书。”
狱卒称谢接过,展开竹简,竹简上歪歪扭扭写了几个字,狱卒认出这笔迹属于自家刚开蒙的儿子,“祖母病,父速归。”
狱卒看完面露惊色,跪倒稽首道,“上司容禀,我母病重,传书命我速归,下吏乞假归家。”
“正当如此,你自归家。今日晡食,我来替你分食与囚。”李君沉吟道。
狱卒闻言感激涕零,连连叩谢,“谢上司厚恩!”他擦擦眼泪退出门去,决心以后要好好报答这位心善的李君。
李君松了口气,前几天接到此人家中来信,正好赶上他休沐,就忘了把信给这人。
此时刚好有正当理由将这人调走。
晡食时,同僚们看见李君提着木桶,要亲自去给囚徒们发饭,不由疑惑地询问。
等李君把为狱卒替班的事情说了,大家纷纷称赞他为人仁义,是狱吏们的好榜样。
李君笑了笑,袍袖掩盖之下,他握着手中的细竹管,心想,也许他此举的确算得上义行。
荀攸跟随众囚徒将陶碗放到栏杆外,注视着前来分发晡食的狱卒……
不对,今天竟换了个身穿袍服,内着皂缘领袖中衣的小吏。
有喜好嬉闹的囚徒笑道,“今日换了狱君,我见此君更有公明。”
好事的囚徒跟着吹起了狱吏的彩虹屁,恳求他给自己多盛一点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