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芦苇草编制的扫帚,清扫地面上的落叶,将落叶归于一摞,就要转身去拿青铜箕来盛装泥尘和落叶。
“咦?”李君疑惑地看向庭树枝上垂挂的朱囊,这是谁挂上去的?
他放下手中扫帚,连忙走过去摘下朱囊,入手颇有些分量,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截用封泥封口的细竹管,一张素帛。
令人震惊的是,囊内竟还装着五枚金光灿灿的金饼。
李君将金饼取出细看,用牙咬了咬,再看时金饼上留下了齿痕,这居然是真的金子!
李君将金饼放回囊中,慌张地将院门加上门栓,直冲进厨房,拉住正在炊煮朝食的妻子,“卿可知此囊从何而来?”
“妾未尝见也。”他的妻子茫然地望向神情激动的丈夫,看到他手中拿着的赤囊,摇头答道。
“我方才洒扫时,此物悬在我家庭树上。”李君举袖擦了擦脑门上的汗。
妻子放下手中在忙的琐事,用裙角擦着手问道,“囊中有何物?”
李君看着妻子平静而不解的眼神,探手从囊中取出几枚金饼,满意地见到妻子的表情转为震惊。
他只是长安狱中一位百石小吏,出身贫寒,靠着游学而粗通经义,家里连仆从都没有,更别提金饼。
妻子反应过来,赶紧关上了厨房门,“为何悬在我家树上,囊中除金饼外还有何物?”
李君闻言走到灶前,将囊中装的东西抖落出来,青翠的细竹管在灶台上“骨碌碌”滚动,妻子将它拾起,“这是?”她伸手准备打开封泥。
“暂时勿要擅动。”李君忙阻止道。
他自己展开素帛,只见上面写道,“吾知君为长安狱吏,有事相求……”
李君目光一凛,继续读下去,帛上写着,让他把竹管交给长安狱中的囚徒,颍川人荀攸,荀公达。
而后威胁他,既然可以把赤囊悄无声息挂上他家的庭树,也可以悄无声息地取他狗命。
“……事成后,另有重谢。”
李君放下素帛,被这么威逼利诱一通,他捡到金子的喜悦渐渐消散,有些忧心这事是福是祸。
等他将帛上的内容告诉妻子,妻子却道,“董卓无道,如今长安城中人人自危,他所捕之人多是忠良之士,君若相助,当称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