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年轻人又蘸着酒在竖线左侧底画了一条横线,“我若为公孙,定当迫而击之。”
……
黄河之畔,公孙瓒率兵紧追不舍,在黄巾军渡河渡到一半时迫近,在茫茫河水之中,黄巾军无处可避,绝望地死在幽州军的刀戟下。
数万人的尸体或漂浮,或沉没于河水中,血液不断溶解在河水中,原本混浊的黄河水竟然被染成铁锈一般的红色。
郭奉孝拿起案上的耳杯,放在横线旁,伸掌盖住耳杯,“公孙大破黄巾,必吞并车甲、人马无数,财货盈车而威名大震,明公不可不防。”
堂上众人大多是谋士,都有非凡的判断力,不少人听了他的观点都连连点头。
袁绍问计道,“若如卿所言,公孙威势不可挠,锋芒不可撄,冀州为之奈何?”
“明公即刻发兵渤海,或可分得一杯羹,不使公孙独胜。”青袍士子起身作揖道。
“此时仓促出兵,或许不及,岂非无功而返?”袁绍疑道。
他担心自己的兵马还没赶到渤海,公孙瓒已经结束了战斗。
荀忻眯着眼听着,觉得袁绍的顾虑虽然有道理,但打仗不就是苍蝇闻到肉味,赶紧飞扑上去,战机稍纵即逝,哪有那么多顾虑。
田丰等人也起身劝说袁绍立马出兵,而最早提出建议的郭奉孝却是笑了笑,拱手道,“明公所言甚是。”
他给自己舀酒,清亮的酒液倒入耳杯,掩袖举杯饮尽。
荀忻望向他,就见此人给自己满上杯,举着耳杯起身走了过来,他撩起青袍的衣摆,在荀彧案前席地而坐。
他看着素袍小郎君勾唇而笑,与荀彧聊家常,“令弟年岁几何?”
“今岁十九。”荀彧用酒勺再添满杯,“奉孝去岁加冠?”
郭嘉点了点头,伸手在荀忻眼前晃了晃,小郎君脸上没什么表情,目光跟随他的手移动,引得青袍年轻人再次失笑,“元衡酒量不佳。”
荀文若莞尔,他伸手扶住弟弟的肩膀,提起,“奉孝方才推演之论,极为精彩。”
“精彩与否,只是纸上谈兵,奈何将军不听。”青袍年轻人举杯向荀彧示意,自己仰首掩袖饮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