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当用握箸姿势执此笔。”箸即筷子。
荀彧按照荀忻的指点,果然用笔时更方便使力,“此笔笔触极细,适合作画。”
荀忻点点头,又听兄长问道,“然忻弟所画何物?”
荀忻看向自己画的地势等高线图,犯了难,这有点不好解释。
少年思考了片刻,问道,“兄长可知投影?”
“日光之影?”青年看向他。
“然也。”少年把绒布塞回陶瓶中,放回囊袋,一边点头肯定。
“日光有影,月光有影,其影落在一面上,谓之投影。”
“兄长想象若有一座山,将其山上各处投影于地面上……”少年大概解释了等高线的概念
少年将素帛翻个面,用羽毛笔画出一座西陡东缓的山,他标出大概的海拔,“设使低处高十丈,每间隔为十丈,兄长能画出其等高线否?”
青年接过羽笔,不假思索地画出了左密右疏的等高线圈,还在圈外标示了分别高几丈。
荀忻都想给他鼓个掌,少年眉眼弯弯赞道,“兄长大才。”
青年看着他笑了笑,“忻弟此法有何用处?”
话音落地,他若有所思道,“西陡东缓,画出来便是西密东疏。可见‘陡缓’与‘疏密’相关,若如此,精通此绘法之人见此图,竟如见实图耶?”
“正是如此,兄长一隅.三.反,见微知著。”少年拱手而拜,笑语间唇角显出梨涡。
“以兵事之机要,用此法确有保密之效。”青年接过木板,仔细观看少年之前绘制的等高线图,
少年道,“兖州地势较平,等高线法优势不能显现,地势愈复杂,这种绘法就会愈显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