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几秒钟,猫眼才回应他:“上备用机,就地更换。”
在斟酌了几个机芯提供方案后,猫眼又一次调整了感应结构,
相对来说,也越发吃力。此时,作为感应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龟已经不适合调回来了。
弗里斯继续追问:“有发现?”
“稍等。”
传输回来的信息并没有更新,并不是猫眼挑挑拣拣,而是目前仍然模糊的感应结果,不适合也不可能作为情报提供出去。
维修师并没有耽搁,很快拿出了备用机,见猫眼已经顾不上这边,就挂着电缆,由他本人操作,过去和小龟会合。
期间,猫眼的外挂机芯仍然在进行着复杂的计算,并不断提出修正感应结构的要求。
有些猫眼能够做到,但有些则真的做不到。
相应的,隐藏在庞大信息流之下的答案,也就起起伏伏、若隐若现。
没有什么能比这种时候,更能够明白自身能力上的缺陷了。即便这段时间猫眼越来越佛系,可连续十几次调整失误,背后也能沁出汗来。
这么一个折磨的过程,在备用机完成了加强模块的替换之后,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了。
再结合前面切分仪、乃至干涉迷宫土层的建议,猫眼不得不反躬自省:她是不是和装配外挂机芯所必须的基础能力,差得有点儿远?
念头一个恍惚,紧张到松弛的状态切换,倒是意外对上了节奏。
正是这一刻,猫眼分明触碰到了某个节律的信号。它隐藏在地下迷宫突起的秩序气流中,如同嗡嗡震动的丝线,一端在她这里,另一端……
“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