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秋潼出来的一愣后,左林有些手足无措,尴尬地看了面不改色的徐涣山一眼,他的心思开始飘到了九霄云外。
是李秋潼?原告?到底什么回事?
显然,直到此时此刻,左林依旧处于懵懂状态,说起来他还是年轻,面对事情也只能耍耍小聪明,但却没有真正的大智慧。试问,这种情况下,聪明人又怎会不考虑一下李秋潼举报自己的可能性呢?
由于震惊导致左林此时的思维有点飘,也渐渐地听不进法官说了什么,不过其实就算他听了意义也不大――毕竟他基本上算是半个法盲,总是视规矩如无物。
庭审进行了好一会,左林所得到的信息也只有法官在上面说了一段话,李秋潼又说了一段话,接着法官便开始问他和徐涣山话了,不过大部分徐涣山都答了去,似乎也不关左林什么事。
而另外一件事反而又让左林微微惊讶了一下:袭克从座位上出来,站上了原本属于被告辩护律师的位置,法官也惊讶地看着他。
“是这样的,原本应该出庭的是我的同门师兄,但今天他上吐下泻无法出门,我只好上来顶替一下了。”
法官皱了皱眉,本想让他下去,毕竟辩护律师可不是开庭的时候说换就换的,但袭克装出来的有些蹩脚的中文又让他有些犹豫。
要知道,由于洲际间一种特有的冲突,中国最近在欧洲的外交屡屡碰壁,甚至有些想看两厌的味道。法官也不愿意在这节骨眼上跟个懂法律的意大利人对峙,故而略微思考一下还是由他了。
法官混浊的眼睛闪烁了一下,点了点头。接下来是被告方对于问题的答辩了,也是庭审开始有趣的部分。
当然,这依然是不关左林什么事的,他就像一个只拿着把锈柴刀的小村民,等着勇士帮他做完棘手的事情,就像那句老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所以左林也就像只温顺的羔羊,只顾低着头就好了。
而答辩环节显然出现了一些争论,但由于李秋潼原告一方的的问题都被被告方合乎情理地解释了,“事实”的天平向着被告方的说法倾斜。
其实,左林没有认真听,如果认真听了,估计会吓一大跳。因为两方争论的中心就在于李秋潼主张左林是核心研究人员,而被告方则主张左林是提出者,徐涣山才是核心研究人员。
而这样出来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一个是左林重罪,一个是徐涣山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