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锦堂谦逊地笑笑:“这并非什么远见, 只是利令智昏罢了。自行船的数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对石炭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官府在江南码头附近的石炭供应已经岌岌可危, 甚至私下里向中小商户收购多余的石炭。扬州城里看见了这个商机的人不止我一个, 只是我胆子大些,又有些做生意的朋友,彼此帮衬,一起发财罢了。”
赵受益笑了一声:“交朋友, 也是件有远见的事情。”
也不是人人都像你, 说交朋友就有这么多能人异士等你结交, 还永远不缺交友经费……
白锦堂笑而不语。
赵受益道:“既然如此, 朕就考考你。你觉得,如今汴梁城里的这些产业, 那一份最应该先扩张去扬州?”
他所说的“这些产业”, 指的正是蒋平管理的所有工厂。以白锦堂和蒋平的交情,一定清楚他手里究竟有几家工厂。
白锦堂毫不犹豫地道:“造船厂。”
赵受益问:“为什么?”
白锦堂答道:“凡是做生意的人, 无不盼望商路通达。商路通达,首赖交通。自行船的速度比之前的帆船快出十倍有余,且能承载更多的货物。此等神器如果遍及了大江南北……”
他畅想了一下那瓜洲渡口百舸争流、成千上万的自行船排列于长江之上, 每一艘船里都满载着沉甸甸的粮食、货物、财富的情景。
“草民实在是等不及了。将造船厂扩张到扬州,也就意味着能比现在多产一倍的船。因此,若要草民来选择, 自然首先要选造船厂。”
赵受益点了点头:“巧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扬州乃四汇通衢之地, 占着江南最重要的一块渡口, 自然也需要更多的船。”
他看了看白锦堂一眼:“不过,若想将在扬州城里再开起一座造船厂,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催动船只自行的机芯,可不是谁都能生产出来的。”
现在的自行船之所以能够傲视群雄,在水面上称王称霸,依靠的就是夏玉奇研发出来的蒸汽锅炉。现在所有的蒸汽锅炉都是在汴梁夏玉奇的眼皮子底下生产出来的,不会有什么差错。
可如果搬到了扬州……
白锦堂爽朗地笑了:“这有何难,在下有几个朋友,正好是此道高手。请他们到造船厂里学习几天,回扬州后,就可以自己生产了。”
赵受益忍不住腹诽,你究竟有多少个好朋友啊……
他接过刘恩递给他的茶杯,以茶代酒,与白锦堂举杯道:“那就祝白先生生意兴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