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啊,我看镇上干货铺子里瓜子、杏仁、榛子什么的老贵了,我想偷偷买一点吃都舍不得。”说着,还撅起小嘴,一副我很想吃,但是吃不着的委屈小模样儿。
韩母被她逗笑了,“赶明儿叫老大给你卖一兜儿解馋。”
“谢谢娘,娘真好。”
罗绮年拍完马屁,又说:“娘,我想着,既然瓜子贵,咱们就种瓜子来卖吧。”
“可是,咱家没人会种葵花呀,要是赔了咋办?”
“娘别担心,前些日子我看了本农书,上面提到了种植葵花的方法。不行咱明年先种一两亩试试,成了后年再扩大种植量。葵花不挑地儿,肥的瘠的都成。明年咱先在黍米地那边的旱地栽一块。”
韩母心下算计一番,觉得空出两亩地给她玩耍没多大事儿,直接说:“小事儿,你爹会同意的,我这就去跟他说说。”
“唉,娘,等等,我还没说完。”
“你说。”
“娘,时下村里人都去山上捡山货,轩子他们哥几个也去。我就想,叫秀儿喊李家几个人跟着,大家一起赚钱。”
韩母为难:“李家都是读书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他们做不惯。况且捡山货这种事,他们怎么能做呢。”
“为什么不能呀?小弟也读书啊,照样跟爹下地,跟轩子上山跑的。”
“不一样,”韩母摆摆手:“韩家书香世家,咱是泥腿子。”
“娘——韩家不是书香世家,他们家里真正学问好的只有李贤仁一个,只一个!而且小弟也不差,等他明年下场肯定给娘抱个秀才回来。我们不比他们差,他们也不必咱高贵,为什么咱能做的,他们就不能?”
韩母嗫嚅,无言反驳。罗绮年红了眼眶,以袖揩泪:“娘就当疼疼轩子他们吧。说实话,我就是看不惯娘把银子接济李家才说此番话的。娘心疼您闺女,我心疼我丈夫。我不想我丈夫和公婆还有叔子们辛辛苦苦干活儿赚来的钱全拿去养一帮游手好闲的懒人,自己家却省吃俭用的。我看不惯,我心疼呀娘。”
韩母被她说得怔忪,罗绮年继续说:“不看远的,娘就看看小弟。他每次回来吃饭都像是吃不饱,每次去的时候都央我做吃食带上。我跟爹他们说过要多给小弟一些银钱。但是爹说没有多的,要小弟省省。但是李贤仁呢?我可听说他读书的时候常常邀同窗游湖赏花吃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