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五月,榴花火红,日头照在人身上已经有些热了。
张嬷嬷擦了擦脸上的汗,抬头见不远处正是大悲寺的山门,微微呼了一口气。
要她说,这位小姐也是个笨的,前日舅夫人已经说得那么明显了,若这位小姐头脑机灵,早该主动跑济宁侯府认亲。哪里还能让她跑这一趟?
乡下人,没见识,蠢笨,穷酸,住不起客栈,所以在大悲寺这鸟不拉屎的半山腰上寄居。
一个没读过书,没学过规矩的农女村姑,即便是回到侯府,也不像真正的名门贵女。
更何况府里还有那一位呢!
那可是侯爷亲自教养,模样好,性情好,规矩礼仪一等一的大小姐,在整个京城都数得上号的才女。
跟着那位,才是前程锦绣,吃香的,喝辣的后半生无忧。
希望她今天跑这一趟差事,不会见罪于大小姐。
张嬷嬷心里盘算着小九九,嘴上却不忘叮嘱身后跟着的两位丫鬟:“虽说是在乡下长大的,但到底是夫人的亲生女儿,要当正经小姐服侍。伺候好了这位,夫人不会亏待你们的。”
听雨、听雪齐声应了,对视一眼。
她们是济宁侯府顾家的下人,今天是奉自家夫人之命,与张嬷嬷一起来接当年被抱错的小姐的。
十六年前,凉王造反,攻陷京城,夫人与京中贵族南下避祸,经过保定府时胎气发作,借住在一个农妇家中分娩。
当时反贼追得紧,夫人诞下小姐后匆忙上路,慌乱之中竟把小姐与农妇的女儿抱错了。
因当时替夫人接生的嬷嬷也走失了,所以这件事就错了十六年。
直到两个月前,那位嬷嬷回到侯府,见到小姐,发现她眼梢少了一颗痣,左边肩膀也没有月牙形的胎记,夫人这才知道小姐被抱错了。
侯府便开始寻找真正的小姐,去了保定府,那户人家早在三年前就不知去向了。
府里找了两个月,见了许多姑娘,最后发现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