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大明新命记> 第七一八章 外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一八章 外线(2 / 4)

以前是因为打惯了陆战,很少从海战的角度,从水师运用的角度看问题,但是经过了杨振的多次点拨与敲打之后,他们也渐渐认清了金海镇的特殊地形态势。

一想到满鞑子有可能从李朝那边征调到大批的粮草、大批的船只以及大批的李朝弓手和鸟枪兵从东面的海对金海镇的大后方发起进攻,他们两个人就不由得脊背发凉。

而与此相应的是,想到了这些很有可能出现的不利局势之后,他们对杨振的应对之法也就领会得更加深入了。

面对满鞑子征调朝人水师参战这样的不利局势,也唯有跳出这个战局,把战争打到外线去,打到满鞑子的后方去,他们北路各部人马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当年杨振非要出击敌后,就是为了跳出已经成了死局的辽西,而最后率领松山主力移防金海镇,同样是为了彻底跳出辽西,为了打开新的局面。

他们把追随杨振前前后后的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事情串联在一起,这么一想,很快就恍然大悟了。

却说杨振在北观马山实地查看了满鞑子军队筑城南下的进展之后,便转头南下,又到西屏山大营和骆驼山沿海新建的驼山码头走了一圈,召集接见了驻兵在这两地的老部下。

先是简要地转达了朝廷最新的旨意,然后将前番作战有功的人员现场进行了升赏委任。

其中就包括了赵长寿和孙二虎这两个当时投诚过来效力自己的前二鞑子。

他们两个虽然现在已经做着驼山巡防营下面的哨官和队官,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杨振签发的正牌子官凭告身。

没有杨振亲笔签发的这么一纸文书,他们的处境就比较尴尬,加他们曾经做过二鞑子的出身,他们在驼山巡防营里的地位就有些不稳。

同样是哨官、队官,别人有千总、把总的官衔,地位就比他们高出一头。

尤其是由杨振这个金海伯左都督亲自签发委任的千总、把总,以及守备以职级官衔的官告,眼下含金量自然最高,比其他各部人马原有的千把总都更有地位。

这是杨振之前没有想到的。

但是仔细想想,杨振却也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变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