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毕竟现在大周老式科举的人数是最多的,新式教育才刚开始,即便要改革,也需要给天下仕子一个适应的过程。
几人便在计划中定下了三年内逐步取消老式科考的计划,一开始自然是并行的,而且老式科考与新式教育科考同时进行,老式科考这时候还占据主流地位,不过这是第一年。
第二年开始,老式科考逐渐开始减少,新式教育科考占据主流地位,并且将儒学这种老式科考的学科加入到新式教育当中,作为考试的一个科目,这也是一个过渡期,还有着老式科考,不过新式教育的科考将成为主流。
而第三年开始,老式科考不再进行,新式教育的科考全面取代老式科考,所有仕子必须学习朝廷颁布的新式教育教材,然后参与朝廷的新式科考,然后入士,之后会根据学科专精,分布到大周的各个岗位之上。
顾全新也不是完全不同意,只是他觉得这时间太短了,这么短的时间,天下仕子很难快速的反应过来,那时候会造成朝廷人才凋零,官员的名额都有可能会不足,毕竟大周非常的大,流官数量需求也非常大。
不过顾全新还是非常赞赏新式科考一个概念,就是唯才是举,也就是根据专精不同,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去,这样其实比现在大周这种中了进士,便去翰林院做编修,完事了有官缺就派出去补位的情况要好很多,至少不会让刚出山的地方官啥也不懂啥也不会。
所以这事情就这么僵持下来了,宋谦等人认为,时间不能拖太长,不然新式科考很难快速深入人心,大家对学习朝廷颁布的新式教材热情不会那么大,这样对于改革来说有害无利,毕竟改革是必定有损伤的,他们希望这种损伤时间越短越好,越短便能恢复越快。
而顾全新的想法,就如同上面所提到的,他就认为仕子们转变的速度没有那么快,容易造成人才凋零,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改革后,他可能就失去组织科考的权限了,对于做了多年礼部尚书的顾全新,自从赵正康bei干掉后,他已经主持了两年的科考了,那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他是很享受的,要他放弃,当然不会情愿了。
听着周少斌解释完这些,凌宇这才对事情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心中不由有些哀叹,这还要多久才能改革完啊,这还是礼部,还是外交和教育这些当前大周朝臣不算非常看重的方面。
如今大周朝臣也都知道了改革的事情,但是并不知道改革是要全面改革,而是以为只是部分改革罢了,所以反响还不算太激烈,只有一些目光深远的人,会从中看出一些不寻常,只是这类人很少,人微言轻,也没人听信,这也算是改革之事幸运的地方,没有很快被人给抵制。
所以说啊,如今只是改革这些不是太受到重视的地方就这样了,日后呢?官制改革?朝廷体制改革?部门改革?甚至因为灵能科技越来越先进,还会出现更多需要改革的地方,那朝臣们如何能接受?
凌宇每次想到这里,心中都无奈不已,这也是没有办法,本来他想着改革或许有个几年就可以做完了,不过眼下看来,至少10年起步吧,这还是往少里算了,中间要是遇到其他阻力,怕是不知道还要拖多久。
“凌兄,你这是怎么了?突然唉声叹气。”周少斌奇怪看着哀叹的凌宇,不由的问道,在他的印象中,凌宇一直是风轻云淡,智珠在握的,从来没有给人这样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