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对建立国家有自己的理解,对于军队的建设更是有自己的理解。
在斯大林的支持下,苏联快速研发本国的战术火箭炮、坦克、飞机,甚至还尝试研发航空母舰。所以苏军很早就组建了两个坦克团,爱屋及乌,最初的两个坦克团长,巴甫洛夫和主客服也收到斯大林的高度重视。
相对于巴甫洛夫,他的忠诚让斯大林非常感动,遂委以重任。结果就是这个“可爱”的家伙直接和间接的让苏军损失一百万生力军,其罪当诛!
斯大林提到了被枪决的巴甫洛夫,说实话,朱可夫对这个人是颇为惋惜的。无论那人与自己关系如何亲密,生前都做了什么,然而作为统辖百万万大军的人物,他必须对一战全军覆没负责。
朱可夫知晓去年斯大林是怎么亲自审问逃回来的巴甫洛夫的:“你的生命是生命,难道损失的一百万战士的生命就只是数字吗?”
斯大林继续意味深长的对朱可夫说:“我亲爱的同志,指挥超过一百万人的军队作战,纵观人类历史,没有多少将军有这种机遇。胜利,那将带来巨大的荣耀,如果失败,则是军人的重大耻辱。那种惨败,恐怕指挥官只能以自杀谢罪,除非……”
至此,斯大林没有再说下去而是举着烟斗不停踱步,看似是在组织语言。
虽然说朱可夫不善于搞政治,不善于搞什么宫廷阴谋,他是一位纯粹的军人,也听得出斯大林话中的深意。
朱可夫想干什么,斯大林的确基本知晓。他更是了解朱可夫的作战风格,所谓为了稳操胜券,必须集结更多的兵力和武器装备,从而以绝对优势击垮敌人。
只要是朱可夫参与指挥的作战,他必然会这么做,正如现在斯大林格勒战区东方所发生的,组建一支兵力空前惊人的反攻部队的计划正在贯彻落实中。
北方的作战固然有佯攻性质,能够竭尽所能的扩大战果,军队必须勇往直前,为此进攻部队的兵力也必须多。
如此一来,朱可夫就制定了两场大规模战役,参与进来的军队兵力会有多少?!
苏军的一线作战部队兵力一直在五百六十万人以上,这还不包括后勤运输部队、民兵。斯大林可以确信一件事,朱可夫定下的战役计划,它必将使得一线一半的军人参与战斗,同时还将有大量的民兵投入作战。
战役必须胜利!哪怕是惨胜。因为,苏联经受不起这种程度的战败,一半失败了,苏联就真的只能退守乌拉尔山地区和西伯利亚。
1942年的冬季作战将永远的决定苏联的命运,生存还是毁灭,固然取决于每一个苏联公民的奋斗,以及国际盟友的支援。然而纯粹的军事层面上,朱可夫制定的战役规划,它就是最大的决定因素。
斯大林没有把话说透,他也清楚朱可夫已经完全明白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