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长孙良彻底冷静下来,洪四浩长出一口气,缓缓道“长孙大人勿忧,此事我早有安排。”
长孙良顿时眼中一亮,忙到“寒先生请说。”
洪四浩微微点头“那就先说说马上就要到徐州上任的程斌,程斌是长公主的爱子,当今皇上的表哥,有这层身份在,我想欧阳长青多少会顾及一点,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对他下手,不过长孙大人,您的学生,大理寺左丞,即将上任的鲁州刺史,他就很危险了。”
长孙良闻言眉头立刻皱起“寒先生可有良策救他?”
“长孙大人,您放心,我已经派人暗中保护他了,不过这不是长久之计,就算再怎么保护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我们还得给欧阳长青送一份定心丸,定心丸我来送,不过长孙大人您要告诉您哪位学生,听从我的安排,配合欧阳长青治理鲁州,也就是说欧阳长青想要什么,他都必须完全服从。”
长孙良顿时呆住了,有些结巴的问“寒先生,您这么做是要助纣为虐吗?”
看着有些想生气的长孙良,洪四浩有些无语,看来要给这位中书监大人好好分析一下当前的局势,敌我的弱点和优势,不清楚这些的话,以后定会出差错,玩弄朝政,党同伐异,从来都是极为凶险的事,一点差错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想清之后便不再谈论大理寺左丞之事,话锋一转,缓缓道“长孙大人,刚才我说过欧阳长青的势力遍布朝野,我们现在实力弱小,不可正面相抗,若想占据上风,必须要充分利用对方的弱点,才有希望,您明白吗?”
长孙良愣了,显然没明白。
洪四浩也不着急,轻声道“您刚才不也说过欧阳长青沽名钓誉,过于看重自己的名声,这就是他的弱点,这些年欧阳长青虽然一揽大权,但是却没有怎么祸害过百姓,在百姓眼里欧阳长青的名声还是不错,也就是这几年边关连番战乱,国库逐渐空虚,欧阳长青才开始逐渐的增加赋税,但百姓有不少还是理解的,天下能让人敬畏的除了皇权还有人心,欧阳长青在这方面做的确实不错。”
说着洪四浩站了起来,边度步边继续,这是他的习惯“如果不是连年增加赋税,百姓已经不堪重负,天下百姓早已忘了当今的圣上了,但即使如此,欧阳长青对待汴徐鲁三州的百姓依然很好,如今的汴徐鲁三州百姓纷纷称颂欧阳长青,要知道汴徐鲁三州不仅是天下首富之地,更是文人聚集之地,天下文人三分之一都在汴徐鲁三州。有了好名声,这些有才之人便是欧阳长青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是啊。”长孙良神色一暗,虽不想承认,也难以否认。
见长孙良有些消沉,洪四浩微微一笑,声音提高了一点“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第一个对汴徐鲁三州动手的重要原因,若再拖下去,魏国迟早被篡权。”
长孙良猛地瞪大眼睛,充满杀气“老夫就是死也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洪四浩微微摇头“如今除了汴徐鲁三州,其他地方的百姓大部分都对这位欧阳大人失望了,不再说他的好,有这样的局面其实也是欧阳长青自己一手造成的。”
“什么?他造成的?”长孙良不信道。
洪四浩微微点头“咱们魏国共有二十五万军队,其中长风军,虎贲军十五万兵马都被欧阳长青的人掌握着,但是他却不让长风,虎贲二军去边疆对抗西夏的敌军,只让烈阳军和黑尾军这两支反对他的十万兵马对抗西夏的十五万大军,企图借刀杀人,不过他也不算过分,没有断过这两只军队的粮草,只是他没想到这一仗打了这么久,最后逼得他不得不增加赋税来供给这场战斗,也就有了如今的局面。”
长孙良微微点头,又觉不对,问道“那他为何不断了粮草,这样不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