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房玄龄先是道:“陛下,良贱之分不仅是百姓身上的枷锁,也束缚着大唐的发展,一旦打破,遭致的反对固然是猛烈的,但大唐而言则是百利无一害。”
李世民一听,眉头一皱。
“区区世家门阀,朕何惧之有?天下还是我李氏之天下,他们世家能做什么?”
这明显激怒了李世民,触及了他的软肋,他不像李承乾那样,可以肆无忌惮的改革,但也憋屈了许久。所以才有这些话。
杜如晦说道:“陛下英明!如是这样的话,那当是万民欢呼!”
李靖、魏征也加入了讨论之中,他们明显的支持态度。
而程咬金亦道:“虽然老程不懂这些什么的,但老程我支持太子殿下的改革,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话一出,让人汗颜,这明显是成语乱用!
“臣反对更改!若是改之,恐怕会让大唐陷入一阵混乱之中,我大唐已无太多人手了,这不明摆着雪上加霜吗?”
众人一见此人正是宋国公萧瑀。
萧瑀字时文,南兰陵人,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后来李世民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如此一来,支持反对各半。
而李承乾敢提出这个改革方案,就已经做好了辩论的准备。
他道:“我以为,可以从长安开始实行,正好我大唐学府正处于长安!若是能起到作用,那到明年年初可推行,至于科举照常进行。”
他提出此方案正好应对了萧瑀的质疑。
萧瑀竟然耍赖道:“反正臣反对!”
不为别的,因为房玄龄等人赞成,他就要反对,说什么也要对着干。
这话一出,让李孝常等人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但是李承乾却直接略过萧瑀的反对,毕竟这皇帝还是李世民,他萧瑀算老几?
自己有五大国公的支援,还有户部尚书等人,论份量,肯定比之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