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干屠城这样的事情泄愤不假,更要紧的还是解决掉沿途城池守军的士气问题。
最开始刚刚进入徐州的时候,沿途的城池可说是严防死守,每攻陷一个城池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行,要真的每个城池都如此,那付出的代价就真的太大了,就算最后能到下邳城,还能剩下多少可用之兵恐怕也很难说。
反之,通过屠城这种暴虐的举动,却可以有效震慑徐州上下,让他们再也没有胆量去抵抗曹军,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曹军的伤亡,这似乎尤为天和,可是对于曹军来说却是最佳的一个办法,就是戏志才他们也说不得什么,要是换做程昱在这里恐怕还会大家赞同,对这等行事很辣的人来说就算死的人再多又能如何?
就在一种谋士正觉得担心的功夫,外面传来脚步声,就见一脸疲惫的曹操正从外面走进来,身边还陪着几个曹家跟夏侯家的人。
“诸位,可是在商议着如何攻破这下邳城?”
就算是对曹操而言经历丧父之痛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不过他毕竟不同于一般人,在最初的愤怒过后,曹操总算是冷静了下来,取而代之的则是开始盘算起究竟能从这次的事情里面获取多大的好处。
就如之前说过的一样,他本来就对徐州虎视眈眈,只是恨无机会跟借口。这次陶谦的人杀了他的父亲,他同陶谦也达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这种情况下就算他出兵攻讨陶谦,也没有人能说出半点不是来,实在是难得的天赐良机…
“这…”荀彧等人彼此对视一眼,不知道该如何去说,过了好半响才见荀彧开口道。“主公,我等暂时还没想出什么良策来…”
“哦…”这个回答明显跟曹操想听的不符,让曹操略微有些失望,但他很快便振作起来精神。“那也无妨,陶谦匹夫孤立无援,眼下困守下邳,某便不信他还能有什么办法,等到来日攻破城池,定要血洗下邳为先父报仇…”
这正是荀彧所担心的,在他看来为父报仇并不不妥。真正的问题是曹操这一路上的行径已经让徐州离心离德,要是在将下邳城血洗一遍,就算将来占据了徐州又有什么用?
“主公,请听彧一言,徐州富饶,我等攻讨徐州既是为了替主公之父报仇,也是为了占据此地,借着此地的钱粮等壮大自身实力,若是主公继续行屠城之举,只怕会失尽徐州民心啊,那时反抗此起彼伏,那时就算我等得到这徐州又有何用…”
听到荀彧的劝谏,曹操有些失望,在他看来这个时候荀彧应该站在他一边才对。不过荀彧毕竟是他最重视的谋士,也是他最重要的谋士,他也不愿意恶言相向,只是摇头道。“文若莫要多言,操此举乃是为先父报仇,不让陶谦匹夫付出代价,先父如何才能安息?”
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放弃报仇的希望,无论他多心狠手辣,很多事情也是无法舍弃的,比如说他的家人…
若不是顾念家人,晚年时两个儿子互相争斗不休,他又怎么会像早年的劲敌袁绍一般犹豫不决,直到最后关头才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若不是顾念家人,在将妻子赶回娘家之后,又怎么会不顾自身的尊严及地位,亲自乘车前往妻子的家中,劝她跟自己一块回家,晚年病逝之时又担心到了地下,碰到自己的长子时究竟该如何解释他的母亲哪里去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枭雄,或许他有着这样或是那样的缺点,但又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对家人的顾念,他也永远不会像刘邦一样,说出‘分我一杯羹;’这样的话来…
所以当噩耗如晴天霹雳一般传来时,曹操才会如此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