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又因着与端慧公主相似的一张面容,他就要用我来完成他对已逝的伊人未尽的誓言,他要让我母仪天下,一圆当年心心念念的夙愿。
龙罄离去时,我站在山崖边,看着那个养育我长大成人的男子的背影渐渐隐入漫山碧翠中。
十年的光阴,弹指而过。
从一开始,我就明白,一份恩情,总要付出代价来偿还。
他养育我长大,是要用我来拉拢与扶持孤独懿,让我母仪天下,而现在,是我亲手将他的全盘计划打乱,我已经成为龙罄的弃子。
他肯开口向我讲起那个故事,就已经意味着他已经放弃了我这枚棋子。
从今以后,我于他,再无用处了。
龙罄曾说:一枚有利用价值的棋子是珍贵的,但如果掌握不了这枚棋子,就只有毁了它!现在他没有毁掉我,已经是对我最后的宽容。
微风过处,犹有花香,我回过头,便看见了碧空高远,绿满千山。
**
随后,我居然奇迹般的收到了公孙先生的来信,这一次,我是极其惊喜的,我以为自己不会再见到他,现在竟又收到了他的来信,字迹隽永飞扬,如同他的人一般温雅和煦。
信笺中夹着一串干槐花,尚带着清淡的花香,公孙先生在信中说起了许多事,都是他在外面的见闻,风土人情,奇观异景,言语间煞是生动,引人向往。
我回信给他,简短叙述了自己现下的心境,回赠了几片后山新摘的新茶叶,他也很快回信来,字里行间尽是开解我的言辞,生动而风趣,教人心底烦闷顿然而舒。
公孙先生还在信中说,若日后有机会,会带我遨游四海,去玉门关外听胡琴声声,看大漠落日,去江南西湖泛舟,淡看三月烟雨,去南疆遍览十万大山……公孙先生的信,亦成为了这段安然宁静日子里唯一鲜明的点缀。
我愈发渴望能够再次见到公孙先生,我想要得到自由,想要挣脱长安这个牢笼,与他一起去游历五湖四海,想要随他一起去亲眼置身他口中那个美丽的世界。
三年的时间,应该是很快的吧,三年后,我就是自由身,再也没有什么能够羁绊我了。
我与京中的人再无联系,龙罄自上次以后,再未来过,那位自称是我兄长的慕容公子此时也如同泥牛入海一般再也没有一丝音信。
倒是孤独凌时常会来了,孤独凌时常会捎一些药材和吃食点心带来,两人见面,都是极其自然的,并无一丝尴尬与扭捏之态,如我们当初在南薰别馆一样,无非就随意聊些诗词典籍,下棋品茶之类的,倒也惬意。
目睹他的风采一天天黯淡,不用问我也明白,现下但凡关于朝政的折子大臣们索性直接递到了皇帝的面前,由皇帝亲自处理,孤独凌的监国早已经名存实亡。亲贵大臣们对他早已排斥,朝中官员无人胆敢出面支持新政,他的身边唯一的支持者,就只有那些儒生了,但仅有这些出身寒微的人的支持,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