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并这么一说,颜良倒没什么,后边一众工匠们却都喜笑颜开。
这年头工匠归入匠籍,地位不高,往常这种制作改进器具之事,往往都是下面的工匠忙活半天,出了成果后,功劳都归了负责的官吏,他们只得些微薄赏赐。
如今见沐并不但不贪功,还在国相面前称赞他们呕心沥血,岂不令人喜出望外。
颜良见沐并既会做事,还会做人,更有几分实事求是的作风,不免对他又高看了几分,说道:“德信所言吾亦知之,对于有功的工匠,自当各有封赏,然德信与工曹、户曹的吏员们也有督促考核之功,亦不可忽视,待回府之后,我当令功曹为诸君评议。”
颜良此话一出,便是把这个事情定了调子,周围的吏员、工匠们俱都喜形于色。
沐并倒是还算淡定,带头向颜良称谢。
颜良其实也对曲辕犁的功效满含期待,便问道:“快与我说说,这一场测试结果如何?”
沐并应诺后便巴拉巴拉与颜良介绍起来。
沐并说得很详细,非但能说出犁具每个部件的作用,还能把新旧犁具的比较说得清清楚楚,对于测试的过程更是细致而微。
颜良也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根据自己的见解提一些问题。
最后沐并总结道:“此番测试,总体衡量各组直犁速度、深度、均匀度、转弯灵便度,以及操持之人所费力气。”
“若论直犁之速,第一组最优,第三组次之,第四组、第二组再次之。”
“若论犁地深度,第三组最优,第四组次之,第一组、第二组再次之。”
“若论犁地均匀程度,第三组最优,第四组次之,第二组、第一组再次之。”
“若论转弯灵便度,第三组最优,第四组次之,第二组、第一组再次之。”
“若论操持之人所费力气,第四组最优,第三组次之,第二、第一组再次之。”
颜良一边听,一边翻看工曹掾吏记录的簿册数据,也是十分高兴,问道:“依德信所言,这曲辕犁可大用?”
沐并答道:“回禀明府,若论速度,旧式犁具亦勉强可用,然曲辕犁犁地深度优于旧式犁几达五成,原本一片田土需来回犁两遍,如今精犁一遍即可,几乎有事半功倍之效,当为造福于天下的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