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把这四片地块分为一、二、三、四,四个地块,上边传统犁具与新式犁具各有两个。
在一号地块上使用的是长直辕犁,由两头牛牵引,三个人操作,两人在前一左一右赶牛,一人在后双手扶犁梢。
二号地块上使用的是短直辕犁,由一头牛牵引,两个人操作,一人在前赶牛,一人在后双手扶犁梢。
三号地块与四号地块使用的都是新改良的曲辕犁,二者形制仿佛,只是细节上稍有差异,都属于尚未最终定型的款式。
所偏差者,三号地块的犁具有两人操作,一人在前赶牛,一人在后双手扶犁梢。
四号地块则只有一个人操作,屯客站在犁具后,单手持牛鞭,单手扶犁梢。
在众人略显紧张的等候之下,为首吏员一声令下,四组人同时开动,开始开垦他们所分包的地块。
这一片荒地荒废已久,曾经也是好田,并不会存在什么大石块,一些被风沙吹来的小石子也不影响开垦,唯一对开垦有负面影响的是土地许久不曾耕种已经有所板结,所耗费的开垦力气很大。
首先来看一号地块,因为长直辕犁由双牛牵引,使得前拉的力量十分足,所以开垦的速度相当快,在前边赶牛的人十分轻松,但在后扶犁梢的人就有些吃力。
因为犁具构造的原因,前拉的力需要从犁辕经过犁评、犁建、犁箭、犁梢、压铲、犁壁、策额、犁床、犁铲等多个部件,最终往下施加到土地上,其中的损耗在所难免。
农人想要把地犁得深一些,除了耕牛给力,在其后扶犁梢的人也要卯足了力气往下压,来配合耕牛的牵引。
再来看二号地块,短直辕犁由单牛牵引,前拉的力量普通,开垦的速度就比不上一号地块的双牛,在前边赶牛的农人需要时不时拍打拍打耕牛给耕牛鼓劲,后边扶犁梢的农人则与一号地块的情况差不多,也需要费劲力气压犁梢。
三号地块与四号地块的情况类似,都是单牛拉曲辕犁,速度相差不大,都比二号地块快比一号地块慢。
而二者无论是前边赶牛的,还是后边扶犁梢的都还算轻松,即便是四号地块的农人又是赶牛又是扶犁,初时略有些手忙脚乱,但稍稍调整一会儿后也就习惯了下来。
从最初的进展看上去,四个地块上的进度是这样排列的,一>三>四>二。
当然,犁地并不是看谁速度最快就最好,因为他们要做的并不是只跑一次直线,而是要折返好几次,并看实际的成果。
一号地块上的这一组屯田客最先从田头犁到田尾,他们看了一看边上的另外几组人,不免心中大为得意,无论是短直辕犁还是那新式曲辕犁,都不太行嘛,竟然落后自己这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