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损方面,元氏本营、短兵曲及石邑营共不到六千的人马,阵殁二百余,受伤六百余。
以不到一成半的伤亡,共击杀、俘获比己方兵力还多的战力,还搭上不少老弱妇孺,堪称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胜。
颜良对此老怀大慰,心道黑山贼还真是十分合格的练兵副本啊,强度适中,距离又近,经过这一战,元氏本营与石邑营的战斗力又提升了一大截。
不过这一战后,张燕辛辛苦苦攒起来的精兵被解决了一半,再要像这次这样轻松地练兵怕是机会难得了。
不过颜良也并不太在意,在他看来,黑山之患,只是拦在路上的一枚小石子,并不能造成多大的妨碍。
根据先前的筹划,这次端掉了老槐谷和虎尾寨两个险要地点后,由于老槐谷更靠近张燕的核心地区,暂时不便于固守。
但虎尾寨的地理位置更靠后,背后的平头寨、大包寨以及黄花岗都已经尽在掌握之中,相对更安全得多。
颜良便决定修缮增固虎尾寨,留一支兵马守备,并以其后的平头寨、大包寨、黄花岗为奥援,成为钉在张燕腹心之地的一根眼中钉肉中刺。
而选择派谁担任守备虎尾寨的主将时,帐下众将却争开了锅。
虽说侄儿颜枚在私下时表态原因亲自领兵驻守虎尾寨,不过颜良却断然拒绝了。
俗话说得好,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虽然领兵作战绝不可能有什么避战不前,不敢担当的情况,颜枚这次就带领着部众一直为自己前驱,做得相当不错。
但若是率领一支部众单独守御在敌人腹心之地那就另当别论了。
且不提虎尾寨的位置险要程度,必是张燕欲要全力夺回的目标,若是再让其得知颜良派了自己亲侄儿驻守,岂不是更加刺激张燕的神经?
虽然自己对侄儿很有把握,但若是张燕发了疯,有什么闪失,可是自己万万承受不起的代价。
再说了,小小一个虎尾寨,也轮不到他手下一个营督亲自驻守,只消一员得力的军候便足矣。
在颜良否定了颜枚驻守后,在这一战中表现优异的石邑营第二曲军候苏宁,以及石邑营第一曲副军候卫恂,甚至短兵曲军候牛大都有意竞争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