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道:“老夫阳翟司马徽。”
颜益闻言先是一愣,后又一喜,心想原来自己寻访未得的水镜先生,竟然来了此处,那岂不是一举两得了。
颜益避席而出,对司马徽郑重一拜道:“小子有眼无珠,竟不知是水镜先生当面,还请先生恕罪。”
司马徽摆摆手道:“乡野鄙夫而已,颜君不必多礼,君既新从北方南下,且与我说说北方之事。”
颜益道:“不知先生欲知何事?”
司马徽道:“君既为钜鹿人,可是从钜鹿来?”
颜益道:“小子虽为钜鹿人,不过此番却是从常山,经上党、司隶而来。”
司马徽道:“噢?却是道阻且长,为何要奔波数千里来荆州?”
颜益道:“小子听闻荆州水陆通衢,多有中原士人避居此地,故而前来游访一番。”
司马徽何等样人,听出颜益言语不尽不实,却也不说穿,问道:“君既从冀州来,且说说如今冀州是何等光景吧?”
正所谓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颜益本就能言会道,说起家乡冀州来自然是花好稻好样样好。
司马徽却听得哈欠连连,觉得毫无新意,待颜益吹嘘了片刻,打断道:“如此说来,官渡一役后,冀州竟毫不受影响?为何我听闻袁大将军如今身体有恙,手下各将亦疲于应对曹司空的反击,冀州情势不容乐观呢?”
颜益一听,这水镜之名果然不是虚设,竟然在如此之远的地方,对于黄河两岸甚至邺城中事都有所耳闻。
颜益道:“袁公虽在官渡遭逢小挫,然冀州仍有雄兵十万,曹孟德莫敢当之,便说那东郡、陈留、济阴、济北等地,如今仍为袁公占据,曹孟德虽有心收复,却力有不逮,便是明证。至于袁公身体,小子却听闻已得了华元化高徒樊神医悉心医治,正渐渐康复,想必已无大碍。”
司马徽见颜益说起兵事及邺城事头头是道,愈发怀疑他的身份和目的,问道:“颜君可是在袁大将军手下任事?”
颜益却道:“小子才疏学浅,哪能如袁大将军法眼,眼下不过是在常山国中充为掾吏而已。”
司马徽道:“噢?常山国?却不知眼下国相是何人?”
颜益直起身面朝北边拱手道:“眼下常山相正是钜鹿颜府君,讳良,字立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