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三国求生手册> 第351章 修己而不责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1章 修己而不责人(2 / 5)

颜良道:“听闻公干八岁便通《论语》与《诗》?”

刘桢道:“不敢言通,当时小子年少无知,略会些许便骄傲自满,直到长大之后,才发现天下博学之士车载斗量,桢这些学问实在无足道哉!”

颜良笑道:“昭先言公干不言则罢,每言必有高论,果然不假。”

颜良又问道:“公干出身宁阳,不知与故北新城长曼山公有何瓜葛?”

刘桢奇道:“正是在下大父,不知府君为何有此一问?”

颜良道:“那却是巧了,早些年我曾途径北新城,见一处学舍精良,且门前刊石刻碑,便上前一观。碑文上书有汝祖曼山公当年在博陵北新城为长,曾大作讲舍,延聚生徒数百人,使当地文教大兴之事迹。”

“此事虽已愈数十年,然讲舍犹存,乡人皆称之为刘公舍,公干有暇可前往一观。”

刘桢没想到自己祖父在冀州还留有如此事迹,不由拜谢道:“多谢府君提点,桢自当往北新城一行,缅怀先大父之伟绩。”

颜良赞道:“曼山公才高德彰,公干亦博学高才,可谓是家学渊源,名不虚传也!不知公干可愿在学业之余,在常山兼上一份差事?”

在家乡之时,郡县中都曾征辟过刘桢,不过刘桢却以世道繁乱一一婉拒,此刻颜良出言招揽,他本意是不愿依从,面色上便现出了迟疑之色。

颜良好似看出他的犹豫,说道:“公干毋须担心,我无意于让你耽于俗物,而是如今常山各县乡均恢复县校乡庠,然讲习却并不太够,故而欲使六山学院师生闲暇之余,去各地学校兼任讲习。”

“但凡愿意兼任讲习者,均署为郡县文学掾。当然,若需上表朝廷,布告百姓时,文学掾也有代为拟文之责。”

刘桢见颜良都如此说了,哪里还好意思拒绝,便道:“在下听凭府君安排。”

颜良心里偷偷一笑,既然入了我毂中,断没有让你跑掉的道理。

颜良又看向了颜斐,问道:“文林,那你呢?”

颜斐自拜见颜良之后对答一直十分得体,因着同宗的关系,说话也比较随意,此刻答道:“晚辈北上之前,家大父与家父俱吩咐晚辈,言府君文韬武略智勇双全,让晚辈多多请益,又嘱咐到子明公乃有道儒者,让晚辈一定要珍惜机会,仔细就学。”

颜良道:“既然你已经到过下曲阳,拜访过我仲兄,交换了宗谱,你也算是我宗族子弟,我便不客气称你一声贤侄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