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明公此来随行人员众多,城中邮置却是安排不下这许多人,以在下的安排,子明公当居于郡府之中,而随行众人可在邮置中安排一部分,其余人等安排在城外军营之中。”
张臶眯起眼睛,打量着面前的元氏城墙,答道:“老夫并非官身,不便僭居郡府,便让我暂时寄驻城中学舍吧,至于其他人等,听凭府君安排便是。”
颜良一听也好,城中如今的县校与乡庠都翻修过,校舍情况尚可,让张臶暂住几日也合适,便带着队伍入城,穿过城中南北向的主道,往城南县校而去。
元氏城始建于战国时期,迄今已好几百年,当时作为赵国公子元的封邑,因而得名。
这样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大型城市,又作为常山治所,本就十分繁华。
颜良来到常山后,又按照后世的城市标准加以改进,使得如今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原先城中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道路已经尽数修补平坦,道路两旁一些淤塞的下水沟渠也被一一疏通,统一汇入护城河中。
比起其他城池,元氏城的街道上有一样建筑特别多,那便是长排状的茅草屋,被时人称之为溷轩,即后世称之为厕所的所在。
相传,周朝之时,城市之中便建有公共溷轩,以整洁环境收集粪肥。
这个立意是极好的,不过随着时间长久,各地的公共溷轩便有些疏于管理,通常污浊不堪,百姓常捏鼻趋步而过。
而大户人家家里自会修建私人溷轩,普通百姓却只能忍受恶臭前去,或者找个僻静地方解决。
颜良知道疫病多由不洁所致,随地大小便绝对是引发疫病的诱因之一,他入主常山后便严令各地县乡里坊按照高标准兴建翻修公共溷轩,并安排苦役每日里负责清运粪便,冲洗打扫。
对于种种善政,各地百姓自然交口称赞,毕竟出行和如厕以及公共卫生都是人们切身可见的事情,新任府君如此为百姓着想,实在是个大大的好官呐!
这些都是如今常山各县乡的基本变化,而元氏作为郡国治所执行得尤为彻底。
张臶一行人进入元氏城后就感到眼前一亮,平整的路面,干净的街道,通畅的水渠,衣着得体神情自然的行人,令人感觉整个城市既整洁又有序。
这年头或许其他地方官员也会关注城市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但绝对不可能比有着现代灵魂的颜良更注重这些基础建设,能够做到如此极致。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一行人中如常林、杨俊等人都去过不少名城大邑,一眼就看出了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