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儒揖礼道:“下吏遵命。”
颜良想起一事,又关瞩道:“此文乃是宣谕无知之民,不必过多修辞,当言简意赅,使黔首百姓一听便知!”
辛儒道:“在下明白了。”
颜良又对陈正说道:“细作用间之事,本就归职方掾所辖,行之你当与陶将军、习君多多商议,多拟定几套方略,争取在贼子中间先发展些许有心归义之辈,以期获得贼子的动向,必要时也可反戈一击,助我军大获全胜。”
陈正也领命道:“在下遵命。”
颜良站起身来道:“元亨兄、习君,行之、伯宁,剿灭黑山乃是当前第一要务,诸君自当与我勠力同心,共克时艰,还黑山周边民众一个太平安康!”
众人俱都起立抱拳道:“自当为明府效犬马之劳。”
——☆——☆——☆——
“公理,何如此之急也?”
“伯槐兄,若非我一意催迫,怕是你不愿前去吧?”
“我宗族中人都在此地,自不愿远行,便是子明公要去常山,我去送送便是,何必一并随往。”
“说来说去,伯槐兄还是不信我之言,以为我所言皆为虚妄。”
“非也非也,我自是信得过公理贤弟,只是那常山再是气象万千,也不至于让我非得前往一观吧?”
在上党郡屯留县去往铜鞮的县道上,正有一行人往北而去。
同行的是三名男子,不过岁数却上下有差,最年长的一人约莫三十四五岁,最年幼的一人约莫十二三岁,中不溜的那个则是二十出头样子。
那中不溜的年轻人正是山阳郡高平县人仲长统,而另外二人面貌酷肖,乃是一对来自河内郡温县的父子,父名常林,子名常时。
仲长统是个有理想的有为青年,见世道繁乱,便不愿待在家中死读书,而是与小伙伴满维一同满世界游荡。
他俩在上党偶遇了有为中年崔琰、公孙方,因志趣相投故而结伴同行,拜访了避居铜鞮开课授讲的钜鹿人张臶,又随他们一同去往常山。
同行的四人里,如今崔琰为井陉令,公孙方为真定丞,满维则是任了议曹史,俱都在常山任事,只有仲长统拒绝了颜良的延揽,表示世界很大,我想去再浪一浪。
颜良倒也并不勉强,送上丰厚的程仪并两匹良马,让他浪起来更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