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一马当先,率领身边的本部三百骑冲向了山坡上奔袭下来的敌人,沿途更不停呼喝那些山寨杂骑跟上自己的队伍。
张燕冲在前头,他儿子张方朝身旁的好哥们张临说了句:“临哥儿,我等也一起去!”
张临应了一声就策马跟上,倒是一旁的张坦刚想出言阻止,但嘴巴张了张却最终没有说出话来,只是带着骑兵缀在了后边。
昌琦一行人早就到了此地,已经养精蓄锐多时,一朝冲下来,真有猛虎下山之势,看到敌人骑兵迎来也丝毫不惧,带着人便撞了上去。
与石邑营的颜枚着重训练山地战兵一样,昌琦的上艾营也有一个特色,那便是以戟士为主。
他的戟士部队曾在长垣之战中大显身手,撵着夏侯渊的殿后部队衔尾追杀,饶是夏侯渊帐下骑督文稷骁勇善战,仍是饮恨当场。
回到常山后,颜良把昌琦安排在了上艾,同时也支持昌琦训练一支重步兵出来。
在颜良的想法里,重步兵无过于唐之陌刀兵,不过眼下还没有时间和资源来达成他的想法,只能慢慢来,先练长戟步兵。
有了颜良的支持,昌琦手下戟士曲中所选用的士卒皆是身材壮实有力者,倒与他这个营督差不多,都属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那一款。
此刻跟随在他身后的便是苦心训练的戟士曲,只见人人皆壮猛,皆披两重甲,在皮札甲之外套锁子甲,所持的戟亦比其他的戟兵宽大沉重些。
一方借着山坡冲势下来,另一方则勉强提升马速,甫一接触便是极为血腥的场面。
不是戟士用长戟把骑兵们或刺或啄或钩下来杀死,便是骑兵把戟士冲倒在地践踏而过。
两阵互冲之下,还是昌琦这一方略微占优。
因为骑兵列阵冲锋需要前后左右间隔开来,以免施展不开,但步卒却以密集阵型为宜,只消最前排的步卒不怕迎面而来的骑兵,密集的步阵可以把骑兵们淹没入戟刃的海洋。
张燕驰骋冀并多年,手上技艺相当了得,用戟尖刺中一个讨逆营戟士的胸口,把戟士胸口的锁子甲刺破一个窟窿,然后又收回长戟格挡开身侧一名讨逆营戟士啄来的长戟。
张燕发现面前的敌人甲胄着实精良,若非正面大力刺中披甲位置,或者打到未披甲的咽喉、面门等处,都不能对他们造成致命伤害。
而己方骑兵的甲胄就大有不如,且在马背上目标明显,若是被刺中钩中一旦落马就是死路一条。
敌人戟兵之间的配合十分娴熟,又尽皆悍不畏死,一个倒下后一个接上,已经隐隐有压着己方骑兵打的架势。
更让张燕丧气的是,他值此危难之时,当先站出来抵御强敌,但响应他号召的同伴却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