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军备战抗击颜良的大方针定下了,但具体如何实施仍旧分歧严重。
首先练兵便需要大量的物资,粮食首先得保证,兵器也得好好修缮,衣甲也得相应配上,这些都是巨大的花费。
由于常山、中山、赵国三地禁止商贾往西边贩售货物,让黑山军难以从东边获得物资补给,只能着眼于并州各地。
可想要短时间内获得大批物资那是相当困难,虽有那些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豪强、富商愿意出售粮食、铁料给他们,但因为黑山军过往劣迹斑斑,诸如铜鞮侯刘绪这等人家根本就不愿贩售物资给恨之入骨的敌人。
黑山军本就是各家贼头聚在一起,各自只关心自家利益,要让他们掏出财货来买东西已经是勉为其难,还碰上花钱都买不到的情况,很多贼帅们便有重回老本行的打算。
张燕自然知道各山头贼帅的德性,三令五申让贼帅们莫要乱动,且先忍上一时。
张燕近几年来通过约束手下减少抢掠,以控制山间道路收取过路费作为主要来源,已经渐渐走在了洗白的道路上,也在两地的豪族、商贾中间渐渐建立起了信任度。
他明白,若是此时因为应对常山、中山、赵国等地的威胁就放纵各个山头贼帅纵兵劫掠并州各郡,只会把并州各郡一并得罪死了。
到时候即便是黑山军还想要洗白,恢复与郡县之间的和平怕也不能够。
张燕如今的想法还是通过打一场狠的,来促成与颜良的谈判,边打边谈,打打谈谈,最后恢复到开打前的状态。
毕竟以往的官兵都不愿冒着巨大的损失和风险来清剿黑山,当年袁绍联合吕布来攻,气势何其汹涌,在常山连场大战,双方都损失惨重,最后不也得罢兵休战?
所以张燕一方面安抚各贼帅,另一方面搬出了自己这些年来从各地抢掠所得的财货去采购物资,以作练兵之资。
眼下的这个山谷,便是张燕的练兵场所,内中的万余贼兵有一多半是张燕控制下的山头中凑出的青壮,还有一小半是从一些零散的山头抽调的人手。
故黑山校尉杨凤之子杨恪,张牛角的从弟张坦、幼子张临叔侄虽然响应张燕的号召,但兵权却不肯轻易放弃,他们也在各自山头,召集与自己亲善的贼帅各自操练了一批人手,只是人数比之张燕要少一些,各有六七千、七八千不等。
当然,号称有百万之众的黑山军,绝对不止这些人手,他们各家山头随便一拉就能拉出数百到数千人手不等,聚集起来十几二十万肯定有。
早些年,黑山贼劫掠地方的时候都是拉一大群黑压压的人马出去,靠吓都能吓死人。
而且,被攻破的县乡,屋宇焚毁,田地践踏,粮食被抢,百姓们没了活路,多半也只能跟着贼人们一起作乱。
只不过这些贼兵乱民们根本谈不上有多少战力,能拿上正经兵器的已经算是精锐,很多农民拿起锄头,提一杆毛竹就跟在后边吆喝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