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单介绍完毕本次唱卖的现场规则后,颜佑清了清嗓子道:“专卖权唱卖共分三场,第一天也就是今天唱卖铁器的下一年度专卖权,第二天唱卖酒类专卖权,第三天唱卖盐专卖权。而每一场先唱卖常山全境专卖权,再唱卖每个县境的专卖权。”
此言一出,场下便窸窸窣窣地响起了议论声。
这三项消费品里,若论重要性最高、消费量最大的无疑是盐。
众所周知,缺乏食盐会导致身体乏力,若是长期缺乏食盐补充会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根据这个年代的统计来算,一个成年人月均需要消费食盐三升,汉代一升约合二百毫升,换算成克的话大约是每月消费食盐1320克,平均到每天大约是44克。
这个数量远远大于现代人的日均15到20克,其中固然有汉代人体力劳动较大和调味品相对单调的原因,但关键的还是这时候的盐纯度较低,杂质偏多。
常山国目前的户数在八万多户,口数在五十多万,这还不包括隐藏未报的人口以及逃入山林间的人口。
仅仅以五十万人来算,一整年便需要消费一千八百万升盐。
因为战事的影响,如今盐价已经突破了10钱一升,也就是说光是盐一项,一年下来便至少能达到一亿八千万的销售额。
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自然引得人人觊觎,所以在场商贾里有近半都是瞄准了盐的专卖权而来。
相对于盐,另外两项铁和酒就各有各的局限。
铁是必需品,但销量少,毕竟农具、兵器甲胄都不会大量更换。
酒虽然销量广,但非是必需品,若遇上战乱,则销量也会大受影响,毕竟粮食都不够吃,谁还酿酒饮酒。
根据常山国过去三年的市税数据来推算,若以盐的消费总额为基准数字100,铁器的消费总额大约为45-60之间波动,酒的消费总额则在50-70之间波动。
且很有趣的是铁与酒的消费额形成反比关系,即铁卖的越多酒卖的越少,反之亦然。
农具的打造基本都是恒定的量,铁的消费增加基本都是打造兵器甲胄。
这也说明了战事越多,世道越不太平,酒这种非必需消费品的市场就越小,世道太平了,则无需打造更多武器,酒的消费也就越多。
在场的商贾原本都以为盐会放在第一个唱卖,却没想到变成了压轴,反倒是市场消费量最小的铁器作为第一项。
颜佑在主位之上见下面议论纷纷倒也不急着阻止,待商贾们讨论了一小会儿后,他才道:“肃静!尔等有何不解,可现在举牌提问,待到正式唱卖开始,便不许再无故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