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澈笑着一一回应了大家的祝贺,然后相约晚上到校场南边的吃食摊上去喝一顿。
当然,在这之前大家闲来无事,便去观看一下紧接着的步弩比赛。
杨澈字子澄,家乡本在河东郡河北县,就在黄河边上。
可天下纷乱,司隶遭兵灾洗礼最为严重,民人纷纷往四处避难,有的逃去了益州,有的逃去了荆州,有的逃去了豫州,而杨澈一家则逃入了并州上党。
来到上党后,杨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最终辗转多年,来到了冀并交界,也即是上党、太原、常山三郡交界处的地方才安定下来。
那片区域名义上仍旧是大汉朝的疆域,但实际上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已经相对薄弱,反倒是黑山军的势力更强。
杨家在那里讨生活,自然也没少受黑山贼的欺压,对贼人十分痛恨。
颜良遣了原本的灵寿县丞为上艾长,更命昌琦率两千精兵镇守,乃至于在黑山以西打入了一个楔子。
当颜良的力量进入上艾之后,为了收拢民心,自然要大肆宣扬颜良以及讨逆营的光辉事迹,而南下讨逆连败曹贼和常山国近来发生的种种变化随之广为传播。
杨澈的家族就是经受不住西凉乱贼在河东为祸才远走他乡,其中不乏一些族人或直接或间接死于兵灾,他对于黑山贼这等肆意妄为的恶势力深恶痛绝。
颜良甫入常山半个月便剿灭了一股为非作歹的顽匪,非但震慑了黑山的气势,也让一些受苦受难的百姓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当招募士卒并举行比武大会的消息传到上艾,杨澈便不顾家人的反对到上艾军营里报了个名,然后在士卒的护送下来到真定参加比赛。
这年头逃避兵灾也十分艰难,杨澈一家本就是三河良家子,自幼有熟习弓马的习惯,在逃难的时候更是随族人用刀弓护身,也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这一次比赛,如果是愿意从军的,分项目赛冠军可得到假屯长的待遇,亚军可担任百将,季军可担任假百将,若是不愿从军的,也会在县乡提供合适的职位。
杨澈如今得了步弓冠军,几乎已经敲定了将从一介平民一下子做到比二百石的官位上,也算是光耀了门楣,对此他浑身上下都鼓足了干劲,正在想着要不要把远在上艾的家人接来真定定居。
在杨澈的胡思乱想的时候,校场中的步弩比赛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发射弩箭消耗的力气要比开弓小很多,只需要用力给弩机上弦,然后举起来瞄准射击。
不过弩的射术与弓也截然不同,尤其是对射术高手而言,开弓射箭的动作已经培养成肌肉记忆,所谓的瞄准并不完全根据目光所视,弩机则每一发都需要抬平细细瞄准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