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张燕如今是整个黑山军的首脑人物,想必没有人会不同意,但若是放在十多年前,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在太平道起事时,张燕还不姓张,他原本姓褚(也有说姓堵)。
那时候褚燕只是真定本地一个轻侠少年,因为比较吃得开,也拉起一帮兄弟做那没本买卖。
不过张角很快便嗝屁了,张燕为了避风头,也逃回了真定,但那时候挟裹的民众已经达到了万人。
但张燕还毕竟是个小年轻,威望不足以服众,在与博陵人张牛角合兵一处后,推举了与他关系不错的张牛角为首领。
张牛角乃是博陵大侠,二人合兵后势头凶猛,接连打下数个县。
但张牛角这厮命不好,在攻打廮陶县时死在了着名的流矢之下,老大的位置没坐多久就嗝了屁。
张牛角这厮倒有几分眼光,知道这么大个队伍若是所托非人肯定就烟消云散了,临死前特意关照要把老大的位置交给褚燕来坐。
虽然贼人头目中间谁也不服谁,但张牛角的话还管几分用,加上张燕自身的部众又不在少数,遂继任了首领位置。
褚燕虽然年轻,也是个狠人,当下便表示自己要改姓张,以继承张牛角的事业。
这下子,连很多张牛角的手下都不再反对,至少明面上不再搞事情。
张燕在稳定了贼心后,带着部众在冀州地界搅风搅雨,继续收拢了一些零散的贼寇,比如王当、孙轻二人便是那段时间带人投附张燕。
即便是在那个时候,张燕也称不上黑山军第一块牌子。
因为张燕的势力只是在冀州境内的常山、中山、博陵、赵国等地比较大,但后世有八百里太行之说,足可以见得黑山有多辽阔。
在黑山的西侧和南侧,还有另一股实力强大的贼人,乃是与白波贼共同起兵的杨凤。
杨凤与张燕二人都属于乱贼之中比较有脑子的,在占据了一些郡县之后,知道若是大汉朝廷认起真来讨伐,自己多半也逃不脱和大贤良师张角一样的下场,于是前后脚致书朝廷表示降附。
朝廷也对这些时不时出来肆虐郡县,一被讨剿就藏到山里的贼人十分头痛,便答应了二人的降附,封杨凤为黑山校尉、张燕为平难中郎将,让二人管理山谷事宜,可以举孝廉、计吏。
从官职上来看,中郎将要略高于杨凤,但从名号上来看,杨凤可是和黑山正儿八经沾了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