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刘绫出生后,因为母亲的缘故,也颇受父王刘暠的宠爱,但始终地位较低。
刘暠被贬时,刘盛与刘绫都还是孩童,跟着没少吃苦。
后来刘暠与他的正妻、长子、次子俱都先后亡故,倒是刘绫之母尽起了做妻妾的责任,护持着刘盛、刘绫兄妹回到真定,抚养他们长大。
当年刘暠在逃出真定王府时,携带、隐藏了不少财宝,刘暠在弥留之际便一一托付给了刘绫之母。
刘绫之母在真定本地的一些宗室亲戚帮助下,起出了一些财宝,故而日子过的尚且富足。
不过刘绫之母因为操劳过度,三年前也撒手人寰,只留下刘盛、刘绫兄妹相依为命。
这两年冀州安定,刘盛渐渐长大,对权势的渴求也渐渐滋生,加上手中有些余钱,便起了心思上下活动,欲求嗣封之事。
刘盛的欲望虽强,但本人才具平平,名声不显,做了不少无用功之事。
刘绫却与她母亲颇为相像,少小经受颠沛流离,倒是生了个玲珑心,诗书琴歌俱都擅长,人情世故了然于胸,容貌也生得端庄秀丽,在真定乃至于常山国中都有一定的名声。
平日里,刘绫也没少劝慰刘盛,莫要太过操切,可是刘盛却哪里听得进去。
自我激励了一会的刘盛好像恢复了精神,问道:“妹妹,你最近可有请甄氏小娘子过府么?”
“倒是请过,不过张功曹之妻快要生了,甄氏小娘子需要随身照拂无暇抽身。”
“噢?张甄氏却快要生了,我那里倒还有一块父王留下的璞玉,据说有宁神安胎之效,不若妹妹代我前去,赠予张甄氏?若得闲暇,也可请甄氏小娘子过府一叙。”
刘绫哪里不知道兄长的心思,甄氏乃是中山国乃至于冀州的高门之一,人也生得天姿国色知书达理,刘盛可是对他垂涎已久。
刘盛虽然年齿渐长,早就过了寻常人娶妻的岁数,但因为他的身份尴尬,高不成低不就,真正的显族未必愿意嫁女给一个失了嗣位的诸侯王子,小门小户的想要攀附刘盛却看不上。
若是能娶得甄氏女为妻,不说刘盛嗣位常山王的可能大大增加,即便最终不能嗣位,也益处多多。
与刘盛的一厢情愿不同,刘绫却心思细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