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也快走几步,说道:“自回邺城之后,还未拜谒仲治先生,今日冒昧来访,却是搅扰先生休息了。”
来人正自辛评辛仲治,在官渡大战之时,与文丑、文浦先后率兵阻击曹军,最后随同文丑一同杀出重围,可以说是在袁绍众僚属之中比较有胆识的一批。
辛评支持袁谭继承袁绍家业,先前就受了袁谭的委托与颜良多番接触,彼此间的交情一直不错。
而在阳武城军议那会儿,颜良在陈述战情时也隐约地提到袁谭的功绩,让官渡之战大丢脸面的袁谭心生好感。
如今颜良想要再找几个有分量的人联署,作为颍川人的辛评正是个不错的人选。
二人进入堂内,略作寒暄后,颜良便说起了此行的目的。
辛评在看过颜良递过的文书后,觉得书册中所言之事的确有几分见地,更知道在如今人心不定的情况之下,很需要有人站出来倡议对曹军的积极应对。
辛评考虑再三后就答应联署,因为留白署名的竹筹只有两根,沮授与田丰依次在最下方署名,辛评略一停顿后就把名字署在了田丰的上方。
这也在颜良的预料之中,因为沮授身为奋威将军,名位最高,而田丰虽然资历老,也只是在袁绍的大将军府中为别驾,辛评与田丰一般均为府中幕僚,所以辛评绝对不可能署名在沮授之前,在无其他位置的情况下,只能署在田丰之上。
眼下三人署名,第一根竹筹上是沮授单独署在最下,第二根竹筹上是辛评在上,田丰在下,而为了看上去对称一些,在沮授之上也要找有一个人来联署,这个人颜良早就想好了。
不过当颜良转过一个街角,来到一处宅邸之前后,却发现热闹得简直门庭若市,等着候见的车驾挤满了街道。
这座宅邸自然是目前袁大将军眼前的红人逢纪逢元图,自从郭图被罢黜后,逢纪实际上成为了袁绍手下最为亲近的僚属,但凡有什么事情都会找他商量。
但这热闹的场景却阻碍不了颜良,他命随侍在旁的牛大在前边开道,大摇大摆地穿过人群。
牛大长得五大三粗,有膀子力气,轻轻一推一抗便挤开了一条道路。
有些个排在前边的大族仆僮被推挤得跌跌撞撞,纷纷回头呵斥,但大多数人看到牛大身后的人后纷纷自觉地闭上了嘴巴。
只有一两个愣头青犹自骂骂咧咧,却都被身旁之人赶紧拉住,悄悄指点道:“没长眼吗?那可是讨逆将军,你也不嫌命长,还敢罗唣。”
颜良倒也不与这些浑人计较,只是跟在牛大身后,让牛大投上门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