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苏游一直就没捞到过什么能拿战功的机会,大军南下威逼官渡时,苏游竟然被指派留驻在后方阳武城中,让他很是抑郁了几天。
孟岱逃回阳武后,为了显得他不那么窝囊,宣称他遇上了起码万余曹军,吓得苏游赶紧关门固守。
直到颜良派去的人进了阳武城,告知这伙曹军刚刚从乌巢放完火,至多不过五千人,且还被颜良追着狠狠杀了一通。
并将颜良带给阳武守将的话转述了一遍,告知曹军的战术目的。
苏游自然对老上司颜良的话深信不疑,便不顾孟岱的劝告,尽遣手下将兵往官渡而去。
颜良命人带给阳武守将的船只大都是无蓬的粮船,只要用绳索相连,再铺上厚重的木板,便可以组成新的浮桥。
待来到济水北岸,发现浮桥果然被焚毁后,苏游对颜良更是暗暗夸赞。
虽说乌巢被烧,但苏游仍旧以为曹操翻不了天,不过他也不愿意放弃这个表现的机会,便引了麾下部众坐船往南岸而去。
这一方面可以名正言顺地带兵南下,另一方面这些船只到了南岸后也可以就地搭造浮桥。
苏游来到袁绍面前后,向袁绍道:“末将援护来迟,还请大将军责罚。”
袁绍见有人来援十分欣慰,哪里在意迟不迟,随口嘉许了他几句。
苏游被夸得有些上头,带着人便要去正面硬刚张辽。
但张辽非是鲁莽之人,见一冲之下并未能冲溃河北军,且对方又有援军到来,便收兵退后,等待后续部队到来。
河北军得以喘息后,迅速搭建浮桥,且众僚属皆请袁绍先行乘船渡河。
袁绍此刻倒是发了牛脾气,对这些建言一概不允,只说要亲自坐镇南岸,待浮桥搭建好再一同渡河。
所幸的是,苏游带来的这两千多属下皆是百战精兵,又没亲眼目睹大军溃败,故而士气尚且强盛,让南岸的圆阵显得益发牢固。
在济水两岸的共同发力下,简陋的浮桥很快便搭好,袁绍这时候才不拒绝僚属们的美意,渡河北上去了阳武城。
在远处久等后援不至的张辽望着渐渐远去的袁绍大纛只能空呼奈何。
按理说,曹军一路追杀这袁绍而去,绝不会犯下临门一脚却脚软的现象,怎么会只让张辽追在最前,后边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