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再次确认高览的心意,荀攸回书一封给他,大大吹嘘了一番曹军已经尽数焚毁乌巢粮仓的战绩,并命他遣人指引道路,余部则要退离官渡台城五里之外。
高览既然决定背袁投曹,也就十分配合地努力做好一个带路党,遣了自己的亲信数人给曹军带路,自己依言后撤,退至了让曹军感觉安全的距离。
同时,高览还不忘提醒荀攸,说另外一边退入萑苻泽的张合虽说是和自己共同退兵,但其心意犹自不决,让他小心戒备。
此刻河北军大营之中已然乱了套,从他们发兵官渡开始,两个多月以来一直都是压着曹军在打,对面只有招架之力,偶尔才能出点奇兵偷袭一下侧翼粮道。
但这一回远处滚滚的浓烟,东面突然出现的曹军,以及军中正在自发散播的消息,无不让士卒惊疑不定。
东边的曹军如狼似虎,而最边缘的营垒本就驻扎着河北军中战力最弱的新卒和辅兵,完全不是对手。
曹军连破数营,更驱赶着败兵去冲击更多的营垒。
一时间河北军东边沸反盈天,竟让人不知有多少人马杀来。
而正面官渡台城里的曹军大举杀出后,才是真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令不知底细的河北军士卒全都以为正面主力已然溃败,顿时人心浮动不能抑制。
袁大将军虽然自孝灵皇帝驾崩至今多历戎马,但自从八年前界桥之战后已经极少亲临战场,名位越来越高,这胆魄却并未见长,已经没了当年“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反逃垣墙间邪?”的气势。
此刻曹军自东南两面夹攻,两边俱是声势浩荡,让身处中军大营的袁绍十分惊惶。
袁绍手下众将大都被分派了出去,眼下跟随在身边的多是文臣,一群人围在袁绍身边议论纷纷。
郭图此刻已经没了一击定乾坤的气焰,劝说道:“眼下曹军两路袭来,不知来敌是何情形,明公不若退至后营督战。”
曹军的袭击十分突然,帐内众人大都还没搞明白具体是何状况,本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原则,大多都赞成郭图的提议。
唯有沮授道:“明公若退,则恐军心摇动,殊为不利。此际曹军虽然两面来袭,然我中军附近尚有数万雄兵,当能固守本营,不必骤退。”
两边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袁绍既担心曹军打到面前,又担心自己离去会影响军心士气,犹豫不能决。
这时候袁大将军的长子袁谭站了出来道:“大人身份贵重,不当居于险地,不若由儿郎代替大人居中坐镇,大人前往后营为儿郎掠阵。”
袁绍这时候才发觉带着长子前来还是相当明智,不由颔首道:“大郎所言甚至,也该当让你多历练历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