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齐虽然被颜良任命为东郡太守,但自从被颜良俘虏后就一直看颜良的眼色行事,这回赴任路上也是如此,时间久了早就已经习惯了。
甚至在开始时,还提出过要早日赴任,但颜良打过几次马虎眼之后,毕齐也不愿再提,就安心在颜良军中混着,反正妻子儿女俱在身边,倒也和和美美。
今儿突然听颜良提起这一遭,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倒是颜良不满地咳嗽了两声,他才揖礼道:“毕某搅扰将军甚久,正自觉不妥,合当早日返归东郡,为大将军署理当地政务。”
颜良点点头道:“毕兄之心,我等自然明了,东郡政务倒也不急,眼下却有大功一件,不知毕兄可愿为之?”
毕齐听了颜良的话心里一个咯噔,平心而论,他是不信什么有天大好事自动撞上来,尤其是颜良突然提出要放他回东郡,如今这“大功”定然是引子,要他做的事情定然不易。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毕齐又已经听颜良吩咐惯了的,连忙应道:“将军尽管吩咐,若在下力所能及,自然代为效劳。”
颜良却不管他那些小心思,说道:“离狐离东郡郡治濮阳甚近,我意毕府君返归东郡后,集白马、濮阳等地戌守之卒,南下威逼离狐。”
毕齐一听要让他带兵去打离狐,顿时眉头深皱道:“将军虽欲毕某将东郡戌卒去攻离狐,然军中戌卒疲弱,恐不堪大用。”
“自不用凭东郡戌卒去攻离狐,只需大张旗鼓,广造声势,届时我已经取下句阳,对离狐成四面包夹之势,则传檄而定可也。”
听说不用自己亲自上阵,毕齐顿时赞道:“将军妙计,在下自当遵照。”
“若是能不战而下离狐,我自会在大将军面前为毕府君请功。”
毕齐拜谢道:“均是将军定策之功,区区只是照章办事,无足道也。”
“事不宜迟,毕府君这便去收拾收拾,及早北去吧!”
毕齐自然也心急着赴任,这边告辞而去。
送走毕齐后,颜良心道这厮或许日后还是自家侄儿的老丈人,且送他几个饼吃,将来在河北也好有个助力。
既然定下了目标,讨逆营中便全数开动起来,为闪袭济阴北部诸县做准备。
颜良在长垣待了一天,据探子来报,朱灵在平丘待了一夜后,第二天更是返回了济水南岸,让他心头大定,决定再多从长垣抽调一曲新编卒一同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