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奉孝记忆绝伦,都毋须翻看书信,当下便将三人信中内容一一背诵出来。
曹操听完后眉头紧皱,不悦道:“此三人同处一地,一个主战一个主守,另一个模棱两可,竟如此胡闹!”
发完脾气,曹操随口问道:“奉孝以为谁人之议妥当?”
郭嘉答道:“下吏以为,三位将军之议都有可取之处。”
听郭嘉好似在打马虎眼,曹操知道郭嘉十分敢于建言,不是那种和稀泥的庸碌之辈,便问道:“且详言之。”
郭嘉说道:“夏侯太守乃是明公姻戚,自是体悟明公之意,全力应对官渡之敌,而陈留为次。况且前次又轻敌冒进损兵折将,心中对颜良存了戒惧之心,故而不欲大兴干戈,执意坚守不出。”
“张将军乃是新附之人,虽得明公待以显爵厚禄,更结为姻亲,然其人锐意进取,自不甘心故步不前,想要籍着合兵之势收复失地,亦不为错。”
曹操见郭嘉能言善道,尽说了俩人的好处,哂笑道:“那模棱两可的朱文博,又是何居心?”
“朱将军初至陈留,敌情未明之下采取持重之策,未肯答应张将军速攻之议,更是心向明公,明公不可不察也。”
“噢?心向于我?”
“正是,明公且想,夏侯太守是明公亲署总督二将,虽前时折损兵马,然与明公之令无碍,如今夏侯太守与张将军意见不合,朱将军两不相帮,却提议报于明公定夺,便是暗中支持了夏侯太守,又不得罪了张将军。”
“呵呵呵,朱文博倒是会做人,奉孝更是会夸人,从汝口中听来,彼三人尽皆一心为公,那我又当如何区处?”
郭嘉反问道:“明公如何区处不是早有定计么?”
“嗯?”
“先前明公给夏侯太守的回文便言,令其督促二将,严守济水以南,此刻情势并未大变,愚以为不当骤改。”
曹操颔首道:“那奉孝便为我拟文回复,如夏侯妙才所议。”
“启禀明公,下吏以为,正不必明文回复。”
“噢?此话何意?”
“如今三将意不能决便行文请求明公定夺,若事事如此,恐有损麾下将校临机决断之能,乃至于坐失良机,被动失措。”